当养儿防老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时,香港出现了新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
在香港,一般退休年龄为65岁。由于香港没有养老金,因此普通人退休之后需要自寻出路,不会得到政府的任何资助。当然,政府也会考虑给予低收入家庭一定的福利补贴,但这个补贴要考虑家产、家庭整体收入,以及个人收入等方方面面,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够惨的话,是拿不到任何资助的。
但在香港,仍有不少老迈的单身人士,或是不愿生育的老夫妻,他们老后无依无靠,年轻时买了套房子,超过了领取社会综缓的水准,不如干脆逆按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领取生活费至身故。这样既有地方住,又有生活费领取,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随着香港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将步入退休年龄,届时可能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以这种逆按揭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
有人可能会说,香港特区政府为何不干脆推行更为有效的养老金机制?事实上,这也是香港政府文化与内地不同之处。在香港,从政府到民间,都已经相当习惯于自力更生——尽管不少政党要求特区政府加强养老,但是政府一直不为所动。
在民间,也常常能见到银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或是年迈的餐厅服务员。在金融海啸之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更是令特区政府对于用公共财政支持全额养老产生担忧。
事实上,有一定家产(只要超过18万元,就没有福利可拿),但没有工作的退休人士,只能吃老本。而香港特区政府的逆按揭,从某种程序上可以视作一种变相的福利补贴。
“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个传统观念,不过香港特区政府打算向这个观念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由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外汇基金全资拥有的“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下称“香港按证公司”)自7月11日起推出一项名为“安老按揭计划”的新贷款项目,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让香港的老人用其自有的住房来提供生活费。
这个计划被坊间称为“逆按揭”计划,指的是与一般按揭不同,一般按揭是贷款人交月供给银行,到期后房子归贷款人所有;而逆按揭之下,是银行向贷款人“交”月供,到期后这个房子归银行所有——当然,贷款人也可以选择到期时还清所有的月供加杂费,仍然把房子所有权收归自己。
据香港按证公司披露,该计划已经得到7家银行、85家律师行的支持。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未必能获得市场热捧。对于一个60岁的香港居民来说,如果其拥有一套已经还完贷款的房子,那么还不如直接将这房子拿去出租更佳。目前在港岛区,面积约30平方米的小公寓,也能租到7000元左右,如果是更大一些,价值400万的公寓,租金更可能高达15000元——远远超过香港按证公司能提供的月供额。
究竟这个完全新鲜的计划如何实施?日前,笔者向参与该计划的香港东亚银行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咨询。
从程序上看,逆按揭计划比一般按揭要求严格一些。参与者必须是年满60岁以上的香港居民,其抵押的房子需已付清了贷款,另外,该楼的楼龄不得超过50年——在香港,一般银行对于50年以上的房子不再提供贷款。
考虑到不少老香港人在签合约方面可能有弱势,特区政府还要求,参与该计划的人必须找安老按揭辅导法律顾问进行咨询,在获得律师的证明书之后才能与银行签署合约。当然此举会增加贷款人的成本3000~5000元(港元,下同),但实际上,这笔律师辅导费可以不用马上交,而是在最后需要还款时再交。
接下来的就是银行对房子估价,确定可以发给老人的月供。在这过程中,银行要考虑借款人的年龄,贷款的期限,以及申请之时由香港按证公司确定的一个贷款利率。
东亚银行的职员举例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65岁的香港老人,如果其房子估值100万,他想终生获得贷款,那么他可以每月拿到2000元生活费。“如果他只想拿10年,那么每个月可以获得4400元左右;如果是15年,可以拿到3300元,年限越短,月收入越多。”该职员说。
上一篇:土地流拍和信贷紧缩双压使开发商陷资金链窘境
下一篇:陕西汉中廉租房陷入一次性缴纳30年房租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