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资源大省山西,在“甩掉污染黑帽”的今日,环保攻坚战正向纵深推进,从工业污染环境整治中不断拓展新的环保领域,2011年4月份开始,山西对全省房地产项目单位开展了环保专项检查,以确保山西今年污染减排目标的完成。
7月31日,记者从山西省环保厅获得一份检查报告显示,日前抽查山西省城太原市41家较大房地产项目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目前太原市在建的城中村房地产项目,基本上都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上述报告还曝出外界知之甚少的环保问题:目前房地产行业环境监管存在诸多管理“盲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房地产开发进度不协调,供热、供气以及排污管网不能及时与城市管网并网,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这份报告有助于让人们更清晰的认知环境问题。此前,污染源被认为主要存在于大大小小的企业之中,却不知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检查报告中的“环境违法”企业如何处理,环保厅官员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对违法企业作出相应的处罚。
一半建设项目排污管网未与城市管网并网
抽查发现,41家房地产项目中,有11个项目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占被检查总数的四分之一。
如小店区新弘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北美金棕榈项目、山西茂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茂业天地项目;晋源区太原市晋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澳林晋阳湖畔住宅项目、山西阳光大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阳光长风商务项目等。
7月29日,中新网记者跟随山西省污染减排新闻采访团来到位于新晋祠路以东、南中环街以南、滨河西路以西、规划路以北的阳光长风商务住宅小区。大雨瓢泼中,高高的塔吊悬在空中,不少施工设施摆放其中,还有两栋高楼看上去已经封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工人打着雨伞穿梭其中,整个项目呈现出正在施工的现状。
阳光大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权表示,之所以出现无环评审批手续便擅自开工建设的情况,和公司环评意识的欠缺以及人事变动有很大关系。吴文权称,“非常感谢环保执法部门的宽容,限期让我们办理环评手续。”目前,该公司由山西大学编制完成的环评报告书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呈报环保厅审批。
太原城中村在建房地产项目均属“环境违法”建设报告称,太原市目前在建的城中村房地产项目基本上都没有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作为中国一项关键的环境管理制度,环评的主旨是预防环境问题。按照中国当前的法律法规,无环评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如亲贤村千禧集团旗下太原市宝瑞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汾东新村项目、北张村村委会开发建设的交通小区和北张小区阳光苑2个项目、西吴村村委会开发建设的清枫华景项目等。中新网记者对太原市多个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采访后发现,房地产行业对环评意识比较薄弱。
位于长风街与长治路交汇处的天美新天地购物中心,2011年5月22日已经正式营业,但至今仍未办理环评手续。7月29日,天美新天地购物中心的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称,之前总认为环评是开工厂才需要办理,没有想到开商铺也需要办理环评。太原市小店区环保局局长表示,天美新天地购物中心的负责人态度非常积极,第一天被查处,第二天就到环保局来咨询办理环评的具体情况,态度非常端正。
“之所以要进行环评审批,就是为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建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太原市环保局环评处处长张智杰建议,“环境违法”项目方能够尽快补办环评手续,并完善各项环保设施,在项目验收时,能够依法执行。
房地产行业环境监管存在盲区
山西省环保厅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在建项目供热、供气以及污水管网均无法与现有城市集中供热、供气以及污水管网相连。报告中称,有的项目已进入建设末期,但仍未找到合适的热源或未能与供热公司签订供热协议,部分开发商采取与就近单位的供热系统并网的方式来解决供热。
一些新建项目地处偏远地带,小区内生活污水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生活区内污水只能依靠吸污车定期外运的方式进行处理,少数开发商在建设期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或者排洪区,对环境造成污染。
上一篇:太原楼市现六大违规问题 政府颁十项措施规范
下一篇:二三线城市限购刻不容缓 楼市限购令推出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