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作颜色,锦绣龙城入画来。随着城乡生态化的全力推进,一个清洁、美好、宜居的太原已气象蔚然。一年来,太原市通过控制工业污染、改造城中村、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让市民重新感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宜人景象。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速推进“绿化太原”和“健康太原”建设。
1.东山再现美景
一行行挺拔的松柏整齐地排列,侧柏、五角枫、银杏等大型乔木层层叠叠、蔚然壮观……在东山山庄头村、卧虎山、牛驼寨等地,大片新栽种的苗木为东山添增了别样的风景。东山生态园经过一年多的绿化建设,目前景观效果初步显现。
“这里的变化真叫大!原来是一个垃圾填埋场,又脏又乱,一年四季垃圾袋满天飞。”附近的村民郭二奎高兴地说,随着环境改善,像他一样经常到东山林地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的人越来越多。东山的村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东山生态园将成为龙城市民的观光园、休闲园和后花园。
太原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建设青山绿水之城,“青山”就是要立足“山上治本、身边增绿”,构建三大生态圈。通过三大生态圈建设,使太原的山更美,树更多,森林覆盖率达到23%,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播绿47.19万亩
“到了2012年春天树绿花开的时候,你站在东西山上看看,一定会让你吃惊不小!”12月30日,太原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郭文林说,按照太原市2011年提出的“一年造三年的林,播绿47.19万亩”的造林总体目标,太原市政府在造林绿化上共投资1.258亿元,创下了太原市林业投入的历史最高水平,全面实现了造林预定目标。
大投入实现了大回报,一批精品绿化工程出现在了太原市各区县:杏花岭区的长沟片区绿化、牛驼寨片区绿化和山庄头垃圾填埋治理景点建设均实施了高标准、多品种、增景观造林;万柏林区九院狼坡实现了高标准造林阳曲县万亩草场绿化,尖草坪区关口生态绿化等工程,基本实现一次成林。
郭文林说:“2011年太原市每亩造林成本提高到了3000多元,相当于往年每亩造林成本的10倍。往年种下的树苗才20厘米左右,能活下来的不多,成活的树苗甚至没有草长得高,要形成有效的覆盖率需要很多年。而2011年,太原市种植的树苗在1.5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米,成活率大大提高。”
3.河水清澈起来
潺潺的汾河水自北向南贯穿了整个市区,为了打造“绿水”之城,太原市继续治理美化母亲河。2011年,汾河景区治理继续向南、向北延伸扩建。9月底,汾河景区南延段正式对市民开放,而景区南延补充段工程也已经基本完工。至此,汾河城区段已形成一条全长20.5公里的滨河景观带。
滨河景观带共分为四个区段,从北向南依次为:北延段、中段、南延段和南延补充段。这四个区段内的景色主题各异、亮点频现,不仅为市民增加了一处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大气质量。“太原的‘绿水’主要就是打造城市水系,让清水复流,水系互通。”
上一篇:山东省将持续调控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较快发展
下一篇:太原市即将进入廉租房建设项目配租供应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