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的惟一理由是等待被并购。”曾经投身于一二级土地市场开发,目前有意转投房地产投资的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两年前土地抢手,能拿到土地的一定是有很好人脉关系的,但当时地价普遍偏高。”杨占荣告诉记者,这种小到只有一个项目的地产商,理论上降价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一降价就面临破产,“拿地的成本比较高,融资的成本也很高,造成财务成本偏高。这种类型企业存在的惟一机会就是不断上涨的房价。”于是,不敢降价就只能谋求被并购,但求并购也不是容易的事。
“目前来讲,地价开始回调,有很多企业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拿到土地,谁愿意去接收这样一个高地价、高风险的开发项目?”杨占荣表示,根据经验,这种项目出手往往比较困难,只能以“甩卖”的价格出让。
从事房产融资和并购的维新万隆投资公司董事长骆进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他着手的案例中,中小房企被并购也分主动和被动。“有一些眼光比较长远的地方小型房企,他看中的是与大型房企融合后能在管理、品牌乃至融资上得到许多便利条件。”骆进德表示,事实证明,不同企业的定价权是不一样的,“比如,同地段、同品质的房子,如果是在万科或者保利名下,其定价一定比一个不知名的房企定价要高,而且也容易获取市场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中小企业在完成被并购后,实际利益是有增无减的,“有些是看中与大型房企融合后能得到相对便利的融资担保,从而持续获得资金来源”。杨占荣就坦言,在楼市从“价格时代”转到接下来的“价值时代”的时期,不排除其公司与大型房企合作的可能。
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很多地方中小企业往往看不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不愿意被大企业吃掉。“很多地方房企认为,自己有拿地优势,而且房子卖得也不错,但他没考虑到,在一线房企纷纷进入二三四线城市后,他还能卖动房子吗?”
当然,让中小房企进一步陷入困境的不仅是房子不好卖,而是传统地产商过度依赖银行。“银行一收口,地产商就呼吸困难。”杨占荣认为,对资金链脆弱的中小地产商而言,这是致命的。这或许是一个比较悲观的预测,但实际上,很多房企已经在积极寻找退路。从目前看,中小房企的去向有如下几种:
一为转投矿业分担风险。2011年10月份,北京华业地产对陕西盛安矿业的收购引起了业界关注。在业界看来,房企转投矿业分担风险并不稀奇。“地产和矿业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方面基本一致,在人脉方面有重合。”一位匿名矿业投资者告诉记者,这两大行业都会与国土部门和环保部门打交道,行业跨度不大。而且从矿种选择上,房企更偏好特别矿种,比如金矿,“简单的逻辑,当地产下降时,黄金价格开始上涨,对地产商而言,投资金矿可以对冲风险,而且矿业的现金流可以支持房地产。”
二为转让项目股权。相较于并购复杂程度,很多地产商选择转让股权退出了,通俗点讲,卖掉手中项目。“因为并购比较复杂,风险大,隐性债务多,所以转让项目股权是最迅速的退市手段,很多地产商都转让股权退出了”。
三为并购或借壳上市。并购相较于转让项目股权要复杂得多,但对于有一定优质地块储备和资质尚好的中小企业,被并购的机率比较大。2011年,万科在各地大肆出手并购企业也能说明这一点。
链家观点认为,“从统计看,中小房企仅北京商品房库存市值不少于3500亿元,大量资金被套牢,年底房企并购潮或将延续。”而借壳上市在业界看来难度很大,能做到的企业不多,但仍有企业会冒此风险。从中投、中银建投联姻绿城来看,金融机构对有价值的地产商仍抱有很大投资期望。
上一篇:公租房设计方案即将出台将提高保障房设计水平
下一篇:2011年全国发现土地违法行为7万件中西部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