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红五月”后,北京楼市成交随着气温节节攀高,5月纯商品住宅新房成交自2011年2月“京十五条”公布后首次突破8000套大关,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楼市成功“筑底”的标志。随着多个项目热销,担忧房价将触底反弹、“再不买就错过最后时机”的“恐慌性购房”也重返楼市。
5月楼市成交量冲高
记者综合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亚豪机构、思源机构和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北京一手商品房交易量已维持了连续4周的上涨行情,扣除保障房后,全月纯商品住宅新房成交自2011年2月“京十五条“公布后首次突破8000套大关。
不少业内人士用“喜出望外”来形容北京楼市5月的成交佳绩。在经历了前三周每周近10个新盘入市冲高成交量后,上周(5月21日-27日)仅有5楼盘入市,但期房、现房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834套,面积31.4万平米,环比前一周(5月14日-20日)套数增加13.8%,成交面积增长12.8%。
购房者预期发生变化
随着纯住宅商品房月度成交量重回8000套大关,持续了一年多的观望预期似乎也被打破。记者了解到,上述囊括了刚需、中高端住宅的项目热销形成了2012年市场首次大规模的红火场面,更引发担忧房价将再次上涨、“再不买就错过最后时机”的“恐慌性购房”重返楼市。
“目前市场上对调控政策的传言很多,各个地方政府近期也针对楼市调控进行微调,这些都引起了购房者预期的变化。”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这促使刚需群体结束观望、选择出手,但他强调这些需求不能简单归于“恐慌性购房”,而还应观察楼市后期成交情况。
限购短期不会放开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近期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中央将“保稳定”放在首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放宽信贷、开发民间资本等一系列刺激政策接连出台;虽然限购短期内不会放开,但各个地方政府打着鼓励自住需求旗号出台的放宽政策屡屡过关,政策的松动也在吸引购房者积极入市抄底。
价格反弹可能性不大
陈国强表示,筑底成功的前提是价格不变后成交量仍稳定在一定的成交水平上,单凭5月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楼市筑底已经完成,重回上升轨道还有待一段时间的观察。
在房企流动性没有根本好转的前提下,仍会采取“降价保量”的方式回笼资金,降价项目将成为吸引楼市销量提升的最大动力。
“楼市回暖和促销力度大、新盘低开有关。”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表示,即使楼市已筑底,但房价快速、大幅反弹不大可能,或出现小幅回暖。
整体环境放松将惠及地产
记者了解到,虽然对楼市是否“触底”仍有争议,但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年内政府针对楼市不会再有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而整体银根放松及对首次置业的支持等将惠及房地产行业。
上一篇:北京将建“官办中介” 鼓励闲置房屋低价出租
下一篇:上海楼市不少楼盘不降反升 胶着行情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