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0月前中央政府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可能是绝大数人预料之中的事情。经过2008年宏观调控后,房价出现一波报复性上涨的行情,加上2010年8-9月份各地市场行情的好转,中央政府对于房价再次出现报复性上涨的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全球进入经济危机期。为此那次宏观调控也不得已有紧到松,为了保证GDP增长率,刺激消费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可谓为2009年楼市房价暴涨埋下了伏笔。
2010年年初中国整体经济保持良好,已完全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于是“4.17新政”的出台,可被理解为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而“9.29新国五条”则更是表明,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态度和决心,其政策更是“4.17新政”的延续和执行。
本次新政最引人注目的无非是“限购”、“房产税”之类的关键词。截止到日前,全国共有14个一二线城市出台“限购”的细则,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对新政的“敏感”,是之前中央调控时所未出现的。另据报道上海、重庆等地或将进行房产税征收试点工作。
“限购”、“房产税”无非想通过抑制市场投资投机需求,来抑制市场房价上涨压力及抑制泡沫膨胀。笔者理解政策出台的初衷和目的表示理解,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政策无非对改善型需求也是沉重的打击。
“信贷”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严格,在民间产生某种类似的说法:“国家不给买房子了。”潜台词有两种:一是房子不够;二是不买房子住哪。无论是自住需求还是改善型需求,在此次新政的影响下,短期内可能非常困惑甚至恐慌。而对于投资型客户来说,现有信贷政策无非把资金从住宅市场转向商业市场,仍有将大投资机会。
总之,不论新政初衷目的为何,至少现在看来是抑制了市场需求。可市场中的需求短期内是可以暂时抑制的,若长期以往市场供应量跟不上,楼市仍将表现出报复性行为,即量价双双暴涨,可能正会到“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此次新政中,也对市场供应提出要求,但明显不如其他几条政策明确。根据近期土地市场的反应来看,土地市场交易下滑明显,若今后一两年内土地供应出现不足的情况,更为楼市快速反弹甚至泡沫破灭埋下隐患。
假设调控前,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命题是:老百姓住房问题凸显,新政执行后,到底能解决多少老百姓住房问题那就是衡量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的标准了。显然,过去10年来,一系列调控的结果,并非是令全国老百姓满意的,否则,住房问题也不会这么凸显。
当然中国商品房市场,如果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那么供求关系也将影响整体楼市。行政干预市场,短期内是市场调整,如果对于供求关系没有根本解决,就像抗洪只堵不导,那就等待更为迅猛的洪灾到来。
上一篇:黄奇帆:中低收入家庭不会开征房产税
下一篇:陈宝存:建好房子才是开发商最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