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参加房交会了,每次我都会选择在周六这一天去逛,因为这一天人会最多,也最能反映房交会的人气。
这次的房交会5月13日如约而至,我选择在14号这天起个大早,赶到和平展馆逛逛。世贸展馆那边因为没有滨江和绿城[简介 最新动态],我就不过去了(后来才知道绿城居然在世贸,我的天)进场后发现这次房交会的人还真的不少。按理说在这样的限购限贷政策下,楼市应该很冷才对。记得以前听过广播上说,在第一次限购前,楼市处在一个暴风雨的前夜,如果没这一波的多次政策限制,房价已经又是一波猛涨。看了这样的房交会场面,我不得不相信这句话。有太多太多的人想买房,如果政策一旦解除,杭州楼市不知道会迎来怎么样一个局面。
我能想到,政府也肯定想到的,这次是下了决心不让房价涨的,所以这次的政策不是那么容易解除的。
一进门就是滨江和德信的大展台,所以先去滨江转了转。滨江的展台和他的房子一样很受欢迎,总共展出了6个项目,没一个单价2万元以下的楼盘,更多的是3万以上楼盘。本来滨江房产是让你投资获得收益比最大的房产公司,但是伴随这几年房价的水涨船高,他们已经没有单价1万元左右这种最适合投资的房子了。
看完滨江转到边上的德信,这几年德信的所有楼盘都引起抢购,泊林公寓、早城、银树湾、都是引起抢购的。这个公司也是伴随着楼市疯涨的两年成长起来的。展台做得很大气,而且他们的楼盘价格几乎都是在1万元和2万元,这也是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和楼盘。展台内的人群和滨江那边明显有很大区别,那边多是中年为主,这边倒是看到不少的年轻小夫妻。
然后一一逛过去,坤和、金都、宋都[简介 最新动态]……,除了看楼盘以外,还有就是关注那些和我一样来看房的购房者,到底都是哪些人来房交会了。大家都是刚需?或者大家都和我一样手握现金准备抄底吗?
不少开发商都有一房一价的详细价格公布,比如我一直在关注的上东城,公布的成交价格是13000~15000元,这个价格是最近成交的,和限购前的价格相比,几乎没怎么降。央行的准备金率我没记错的话已经提了6次了,加息是5次,如果说购房者资金紧张的话,开发商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在这个相互博弈的过程里,看谁先忍不住。开发商也是试探性开盘,如果这个价格不被市场接受,那么下一期,更好的位置和户型开出来的价格就不会涨,也许更低都有可能。
问了一个售楼人员,他表示他们展台的人还是不少的,不少的购房者都有购房的意向,他们对接下来还是蛮看好的!但是个人感觉现在首套房首付比要4成,贷款的利率要1.1倍,这样的条件,比限购前的价格还贵。国家肯定不是为了为难那些刚需,为了是将价格打下来一点点。购房者要抓住的就是这个抄底的机会。
售楼人员的自信心也许来源于现场的人气,但是殊不知,房交会的水分还是很大的,至少得要减去一半专业收楼书和小礼物的。
关于房交会的投资客多不多的问题,我也有很大的兴趣,因为现在对外地人限购了,所以普通的住宅他们买不了,应该会多关注酒店式公寓和写字楼之类,比如金色蓝庭边上的一个酒店式公寓“西城纪”,这样的一个位置,这样的酒店式公寓应该很受投资者的追捧才对,但是展台人真的不多,更别说有没投资者来关注了。
前前后后逛了那么多的展台,温州、台州口音和打扮的投资者不算多,更别说和以前一样成群结队的。前几年,温台地区的人是杭州购房者的主力军,房a交会上他们的身影也十分活跃,但是这次限购已经堵住了他们,对于开发商来说,没有投资客的楼盘是非常棘手的,这也是九堡、滨江的楼盘卖得火的原因。
政府调控的杠子肯定会在楼市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解除,这个时候应该就是购房的好时机了。所以买房的人现在就别下单了,等着开发商急了,再抄底吧。
上一篇:如何让"刚需"下单是开发商难题
下一篇:小户型“吃紧” 沪上部分板块二手房提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