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房价稳中有价的背后,是市场在深度演变。另有统计显示,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年报的98家上市房企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其中33家公司业绩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些企业债务总额达1.0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有6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出现上升。
粗看这个数据,感觉还是有点吃惊。有地产商的说法一点没错,现在已进入调控的关键时期,挺得过挺不过,就看2011年剩下的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了。
一线城市是调控和限购最严厉的地区,是整个国内楼市的“风向标”。一线城市的稳中有降是否意味着楼市迎来房价拐点了呢?
“此前,由于一些开发商对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过于乐观,导致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过高;为完成业绩考核,开发商会在三四季度想办法增加销量,降价会更明显。 ”这是一名专以高端豪宅项目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的开发商所说的。毫无疑问,此类住宅受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最明显。
再来看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楼市的成交数据,8月份,北京成交商品住宅套数环比下降22.9%,这是2009年来的最低值。上海,8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25.6%,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低。成交量的持续下跌意味着市场博弈在加剧。
苏州不是一线城市,但也是个关注度较高的城市。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房价总是跌跌涨涨,锯齿形发展。时下,降价、优惠、折扣等字眼充斥着楼市,让人难辨真假。一些开发商故意把“吹风价”定得远远高于最终销售价,给外界造成大幅降价的假象,市民在买房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上当。
其实,早在调控初期,就有人曾预测说,开发商会因为调控压力而大幅促销,使商品房价下降达40%以上。当然,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生。经过几轮调控,大型房企已有“心理准备”和“耐药性”,在没有生存危机的情况下,降价动力不大。而业内也有言论指出,为应对调控,不少上市房企正调整债务结构,大幅提高长期借款比重。今年房企海外融资、房地产信托等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冲抵了国内银行住房贷款的收紧。据此,有专家认为,仅凭热点城市房价一时“停涨”或“微降”,就认为房价已经迎来拐点的说法站不住脚。
上一篇:巴曙松:中美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同的纠结 
下一篇:杨红旭:国人陷入房价会大跌的骗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