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世纪》杂志报道,深圳模式有可能推向全国。
这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后利益重新分配的结果。按照2003年的中央政策预期,“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但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地方政府与物业持有人的强烈反对。
2008年4月,新的突破从二手房市场开始。当年4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从模拟评税试点省市中,选择南京、杭州、北京、重庆、青岛、深圳、丹东等城市,将模拟评税试点取得的成果,先行用于契税等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的实际征收。2009年底,财政部、国税总局发文要求全国各省份均选定城市,对二手房交易环节的契税等按评估价征收。
就像一度盛传的房产加名税一样,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涨。仅一年半时间,全国各省份即完成试点任务,今年7月向全国扩展,恰好与深圳二手房税收新政同步。房地产契税、营业税属于地方税收,个人所得税中40%归地方政府。当然,目前二手房税费新政预计增加的千亿元收入,无法弥补土地财政下降的不足。预计最终房地产交易20%的个人所得税的优惠会全部取消,相当于实际开征资本利得税。
同时,政策双管齐下谋略填补空缺:一方面,增加契税;另一方面,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据《中国之声》9月中旬报道,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我国将逐步扩大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覆盖面。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即减少直至最终取消政府无偿划拨国有土地给使用单位,统一改为通过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国有土地。
增加交易税费,全面开征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二手房新政在全国推广,将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剧烈变化:二手房的成交量可能急剧下降,带动二手房价下降,最终导致楼市观望情绪加重,深圳二手房市场的冻结现象将出现在全国各地。随着税费预期的改变,从8月份开始,北京等地已经出现二手房降价销售的现象。可以预期,2011年四季度,房价将继续处于下行区间,二手房市场将难以扛过严冬。
另一些共识让人悲哀:土地财政不仅不会摧毁,还将通过取消双轨制的办法得到固化;多如牛毛的税收不会重新清理,而会通过取消优惠等办法,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可见,根本制度改革难,可以收效的枝节改变,容易。 从物业税,到个人所得税的普遍征收,这是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压制房价的典型案例。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取得了空前的共识。
上一篇:叶檀:佛山市限购令将成为限购令新样板
下一篇:杨红旭:佛山限购令将成楼市的一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