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们所企盼的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已经成为水中捞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楼市再度遇冷,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实际上,今年的金九银十期间,各地楼市成交情况冷热不均,但是就市场整体成交情况来看,各地楼市成交量整体偏低。 银十旺季楼市开局遇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金九期间,各地楼市成交量表现不一。以北京为例,其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下跌超过三成,不少开发商寄望银十发力。尽管部分房企放低身段,尽量的优惠促销,但银十楼市表现依然开局遇冷,今年的“黄金周”,北京楼市成交遇到“假日症”。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北京新建和二手商品住宅合计成交587套,创2009年以来国庆“黄金周”新低。黄金周新房量价均跌。据相关机构统计,10月1日到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签约437套,比去年同期的908套下滑了52%,“黄金周”新房签约均价为19280元/平方米,和9月的20572元/平方米相比,略有下滑。
楼市遇冷的重要原因仍然是房价过高,房价还没有回归到合理价位。上半年“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已经让一些开发商尝到了甜头,一是甩掉了部分库存房。二是回笼了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三是激活了市场,一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准购房者因降价而入市。但是,刚刚缓过点儿劲的开发商们又有些找不到北了,开始蠢蠢欲动地涨价,又做起了报复性反弹的美梦。一些楼盘开始暗中涨价,还有些楼盘因为手头有了资金就琢磨着捂盘惜售、待价而沽、坐地生财。在这样一种侥幸心里作用下,企图以涨价挟裹市场的开发商们只能遭遇市场无情的冷遇。
房地产市场实践证明,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以价换量”是一个不错的营销策略,它可以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本来房价虚高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不降房价的结果只能是有价无市,不降价只有死路一条。一些地方的“天价楼盘”一平米即使缩水八九万甚至更多,但也少有人问津。一度以来相当一批开发商错误的认为房价只能涨不能跌,有些开发商的代言人甚至夸张的断言“我国房价要上涨100年”。当这些观点充斥着房地产界并作为一种倾向性甚至指导性思潮时,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走势是在平稳中呈现下行趋势,量价齐跌势不可挡。因此,房地产商只有降价才是硬道理。只有降价,才能救房地产,只有降价,才能甩掉库存房,只有降价,才能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只有降价,才能激活市场,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一些人认为,购房者是“买涨不买跌”,这完全是对市场的误读,或者说是一种哄抬房价的伎俩。任何一个持观望态度的准购房者都期盼房价下跌,“再等等看能降多少”是绝大多数购房者的心态,从来没有一个自主性购房者会盼着房价上涨后再买房。买涨不买跌是长期以来误导市场的谬论。必须加以清除。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进一步强化的大背景下,开发商的出路只有“以价换量”,别无选择。而“以价换量”就需要彻底降房价。如果还抱有侥幸心理,企图捂盘惜售或报复性反弹涨价,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是会导致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二是会遭到市场的无情冷遇。三是大量积压库存房将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四是将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房地产业彻底崩盘。因次,要想做常青藤企业,就必须要科学、理性的认清房地产市场形势,走“以价换量”的路子,坚持降价才是硬道理的原则,使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价位,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任志强:今年土地供应量减少预言明年房价或暴涨
下一篇:贾卧龙:内地楼市如何向香港“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