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的房价问题,主要是要看一线城市的房价动态,尽管中国的各类城市近千个,情况各不相同,与一线城市有很大不同,但是,北上广深诸城的房价动态却始终是中国房地产的风向标。本轮的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已经持续三年了,明年的房价是合理回归还是疯狂暴涨,对于中国的社会来说,是一个与千家万户有关的焦点话题。
近日,有两条消息颇为引人关注,也可以这样认为,其中的信息将预示着明年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向,其灵敏度要远远大于住建部领导关于明年继续调控不放松的表态。
一条消息是,12月26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威旺置业联合体以总价56.8亿元摘得上海海门路55号商办地块,楼板价23330元/平方米,溢价率21.11%。该成交总价不仅再次刷新上海总价地王记录,也成为今年全国新总价地王。据统计,截至12月26日,上海各类经营性用地的出让总金额约860.31亿元,而2011年这一数字为1291.79亿元,同比下滑了33.4%。而2010年上海各类经营性用地的出让收入总额达到1521.99亿元。同样土地出让面积也比去年少,截至12月24日,上海今年成交的各类经营性用地3860.43万平方米;而2011年上海各类经营用地出让总面积在4963.03平方米。
另一条消息是,中国房地产业意见领袖任志强的华远房地产公司在12月25日北京通州台湖三宗地块的竞拍中败北。在25日的竞拍中,华远地产志在必得的拿地信心,最终被不断飙涨的楼面价浇灭。北京全年土地供应的大幅缩水,加之年底翘尾因素托热的市场预期,助推了开发商抢地的积极性。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12月24日北京市共有149宗地块成交,出让面积为1209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560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成交宗数减少90宗,土地面积与规划建筑面积降幅分别为36.4%、30.3%。与此同时,2012年(截至12月24日)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120100套,成交面积1308.07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3%、39.6%,达到三年来的新高。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4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共新增供应66013套,预售许可面积724.8万平方米,供需缺口高达53913套。供应量“不给力”一方面使得北京楼市成交未能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也使得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价格又开始上扬。
房子的本质属性是商品,因此,房价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任何人为的调控政策,都会使市场的合理关系受到扭曲,因而,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更猛烈的报复。
调控三年造成的结果是: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大幅减少,新建商品房的供应量减少,房地产住宅的开发投资减少,而商品房的成交数量开始上升。地方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土地出让金以及与房地产的相关税收减少,明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量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水平。而这些保障房也是主要是棚户区改造的回迁房,并没有增加住宅的有效供给。从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的供需关系和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以及购买能力来分析,由于人们对于调控政策的普遍失望,刚需购房者开始大量地进入市场,无论再出台何种调控政策,明年的房价一定会涨,而且可能会是暴涨。
上一篇:易宪容:政府不会牺牲GDP增长而让房价下跌
下一篇:叶楚华:中国的房子已经成为一个吸金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