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0 来源:0352房网 编辑:admin
中国一线楼市在3月迅速进入反弹爆发阶段。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五大城市3月前两周交易无起色,但是进入第三周以来,一手、二手均出现爆发式反弹。
对于一季度末尾中国楼市的意外爆发式反弹,一些学者认为是刚性需求推动,还有一些人士认为是楼市调控政策不对路、不到位、出拳不重导致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楼市回光返照。
我觉得,3月份楼市的所谓“意外”反弹,其实也不意外。针对去年天量信贷助推楼市暴涨后,去年底今年初,国家先后出台了国4条和国11条,高调声言要控制房价、调控楼市。同时,两会进入筹备召开期,一些开发商为了服从政治大局也有所收敛,使得两会结束以前,中国楼市显得十分平静和消沉。但是,两会刚结束不到24小时,开发商的面目就暴露无遗,在首都北京、在中央眼皮底下一天创造出三个“地王”,并且都是国企所造。同时,信贷在1月份又出现了上万亿的增长,堪与去年同期媲美。今年前两个月信贷投放达到了2.09万亿,按此计算全年信贷投放将在8万亿以上,超过全年控制目标7.5万亿。这么大的信贷投放量,进入楼市、助推房价是不容置疑的。
再者,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出而房价却节节高,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调控政策不对路,要么是落实政策不到位。以我看,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
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灭,泡沫越早越小破灭危害越小。针对三月底楼市一夜之间又开始疯狂,政府必须再出重拳、铁拳,坚决遏制楼市的疯狂。最少迅速出四招:一是加大现有政策的落实力度,对落实不力,当地住房市场混乱的地方政府坚决问责;二是对现有楼市一系列调控进行整合,收拢五指,握紧拳头,铁拳出击;三是加大抑制投资投机的政策力度,在税收上要对三套以上住房征收高额税收,在信贷上除了对二套房首付四成外,对三套以上住房首付明确提高到六成以上。信贷、税收要在抑制投资投机上做足文章,只要投资投机不减,信贷、税收就要一直加力,直至投资投机明显减少。四是对城市三套以上住房征收资产保有税。(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市民购房买涨不买跌专家提醒:切忌多一分冷静
伴随着房价飙升所引发的不仅不是房子涨价后的无人问津,门可罗雀;恰恰相反,而是各个
楼盘的热销和门庭若市,一房难求。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既有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和放盘策略,也有造成百姓心痒的买涨不买跌“跟风”消费的心理误区。
一位多年从事
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说,目前在省会的购房者中,既有那些急需住房,必须购买的刚性需求者,又有那些想把自己的环境变得好一点的改善性购房者,也有一不顾及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盲目购房的“跟风”者。
甚至有的人把所有积蓄和多方筹措的资金、甚至还把老人的养老钱全都用在购买
商品房上,孤注一掷,期待更大的升值空间。
那么跟风购房可取吗?会不会存在潜在的风险呢?专家称,首先跟风消费往往是盲目的,也是头脑发热失去理性的一种表现。加上个别开发商的蓄意炒作和推波助澜,加上周围同事、朋友有意无意的谈论,加上“快买吧,哪儿哪儿的房子昨天还5000多呢,马上就要涨到6000多了”的“善意”的提醒,加上越来越明显的通账预期,使很多观望等待的人失去了耐心,而一旦出手则无疑正中了房地产商的下怀。
其次,现在省会的商品房房源是充足的,根本没有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而开发商所宣传的无房啦,卖完啦等等往往也是一种炒作。今年接近600万平方米的商品供应量,一定会让有住房需求的人买到如意的房子的。而眼下的盲目跟风购房,花钱多不说,也未必能够买到理想的房子。
再次,盲目跟风买房,因为是在一种狂躁的心态之下去“抢房”的,因而难免会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房和开发商没有做全面的了解,过于听信开发商的广告宣传,匆忙买完后往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结果不但自己蒙受经济损失,还耗费许多精力,得不偿失。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专家提醒说在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举债买房,更不要把养老钱用来炒房,买房还是应该回归理性。另外市民在看房、选房时一定要认真了解开发商的相关资质,比如要买的楼盘是否具备预售许可证等相关文本等,以免上当。
如果在买房时按照股市的操作法则“买涨不买跌”的话,那你也许真的会大错特错了。因为股市的法则未必就适合楼市,特别是当你处于失去理智,盲目跟风的状态时,切忌多一分冷静。(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