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买房置业之前需要进行理性分析的四个方面

2012-12-10  来源:0352房网  编辑:无忧

  很多人买房前急躁,买房时冲动,买房后后悔。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买房行为进行理性分析。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是大宗消费,更是人生一件大事,我们在买房前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两点一线长短要合适

  如果一个楼盘开盘时刚好针对年轻人推出了中效型的房源,同时又公布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想必很多年轻人便蠢蠢欲动了。有的购房者虽然在市区上班,但房子买在郊区,或者是出于对低价优惠区域的青睐,又或者是开发商品牌号召力令他们信服。不过目前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无论是哪个区域,无论是快速路还是其他道路,高峰期堵塞严重,等公交车和挤公交车的经历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磨难。

  置业建议:“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此时正值奋斗阶段,若将大量时间耗费在上下班的无谓浪费上,对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因此,年轻购房者在选房时尽量方便双方上班,如果不能兼顾,至少在其中一方的上班地点附近买房。另外,选房时要跟着公交路线、地铁规划路线走,这样即使居住地到上班地的距离远,实际花费的时间也会缩短。

  一碗汤距离挺关键

  与父母同在一座城市生活的年轻家庭,离父母近点也应成为置业过程中的考虑因素之一。不过在房价、交通等诸多因素的排挤之下,与父母的距离就很容易被忽略。比如父母住在东部,而年轻人买房子时选在了西部,平时想到父母家就只能等到周末,有条件开车的家庭还好说,但父母想到子女家走动走动又变得极为不方便。多年前,日本提倡的“一碗汤”距离现在备受推崇,所谓的“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不要太远,以子女从自己家中给父母送去一碗汤,到父母处不凉为标准。

  置业建议:居住得离父母近点有很多的好处,一来各自有独立的空间不会互相打扰,二来可以相互照顾。并且作为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时常因为工作繁忙顾不得家务,而如果距离父母比较近,下了班之后还能有个蹭饭的地方。另外,现在年轻家庭夫妻双方大多都有工作,日后照料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帮助。因此选房时要尽可能靠近父母,或是沿着方便父母乘坐公交的线路选房。

  社区配套要完善

  市中心的房子升值保值毋庸置疑,但坚挺的高价令大多数人望尘莫及;偏中心城区的房子已成为刚需人群的购买重点,但是由于缺乏对住宅价值评估的准绳,“刚需”族群却无从下手。

  置业建议:对于刚需客来说,买房投资的不仅是不动产,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开发商打造住宅不只是提供了人们“安身立命”的居所,更应费尽心思营造精益求精的生活配套。近年来,集住宅、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相对得到了缓解;另外,随着项目体量的增加,许多项目在建设之初便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造城运动,因此,考察整个社区的规划非常重要。

  未来孩子上学要准备

  对此类因素考虑不周的购房者基本是初次置业的年轻人,因为再置业的家庭本身已经具备了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选择权,以及更丰富的家庭生活经验。有的年轻人并非没有想到孩子日后的教育问题,但因为自身财力实在有限,已经顾不得考虑七八年之后这么久远的事情,只能在一个狭小的购房圈中做出选择。

  置业建议:如果年轻人购买的房子是作为婚房,并且打算尽快要孩子,就不能不考虑日后孩子上学的问题。

  “新房周边有没有学校?或者社区在三五年之内会不会规划教育配套?开发商运作大型社区的品质信誉值不值得相信他们对教育资源的保障?这些都是要买婚房的购房者在选房时考虑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看房时如果听到售楼人员介绍周围的学校如何如何多,教育资源如何丰富,购房者一定不要忘记仔细研究这些学校的性质是公立还是私立,因为私立学校一般都很昂贵,年轻家庭很难负担。当然,如果购房者资金有限,也可以考虑市区学区周边的二手房。但是,近年来一些好的学校周边的房子也已经价格不菲,因此,提前做打算是必需的。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购房者在售楼处选房时要了解的资料和问题
    下一篇:女性购房技巧多 安全与商业配套应重点关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进入详细评论页>>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