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水电通过商业开发的模式获取绥芬河大片土地的开发权,享受了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却盖起了名为“新都绥园”一期的豪华别墅群。与“新都绥园”一期工程一路之隔的是大片棚户区,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天天盼着搞棚改,盼来的却是与棚改户无缘的豪华别墅。
绥芬河市政府网站2010年4月19发布的消息说,2010年4月17日,绥芬河市市长付延成就“新都绥园”一期工程建设主持召开粤水电与各部门对接协调会。与会的粤水电董事长黄迪领、粤水电监事会主席陈森宝提出了一系列急需市政府解决的问题。付延成当即拍板,要求市林业局要专门跑省进厅,尽快帮助取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协助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向省林业厅上报林地审批手续;市国土局要力争在当年6月底前出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相关证明,取得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地块进行公示、挂牌,办理土地使用权证;规划局要保证按期开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可后补办。
该别墅群又是如何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呢?绥芬河市规划局审批科科长陈广泉、总工程师吴桂芳和规划局局长刘伟都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记者致电粤水电证券部,一位林姓工作人员表示,绥芬河项目是一个棚户区和旧城改造项目,其中有一些别墅建设,但不违规。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打着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旗号侵占优质公共资源,在一些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公共资源沦为资本运作、追逐财富的牺牲品,造成了不可逆、难以估量的生态环境破坏。
上一篇:海南廉租房建设数据荒谬 入住率一度成为谜团
下一篇:华润置地因高调囤地“六年”引发业界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