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对目前北京现存的私家园林的现状表示担忧。他说,自元、明、清以来,北京涌现出相当多的名园,万柳堂、怡园、恭王府园、半亩园、那家花园……数量远在苏州、扬州之上。“但由于战乱和其他天灾人祸,现在北京清代之前的私家园林几乎无一存留。”贾 教授说,1949年,北京存留着比较完整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私家园林不下二三百处,但在之后几十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由于没有加以保护,导致现在北京的私家园林从整体上严重破坏。“至今已经是十不存一了。”
部分名园未入文保名录
贾珺说,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和清华园等王府郊外花园都位于北大和清华校园内,因此“沾光”被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花园本身根本不是保护对象。据贾 统计,私家园林中,定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有15处,区级文保单位8处。贾 认为,北京私家园林的文保单位级别定的偏低,蔚秀园、吴家花园、鹿岩精舍、那家花园等10处私家花园没有列入任何一级文保名录。
从目前私家园林的利用来说,除了像恭王府、双清别墅等对外开放以外,用途可谓五花八门:学校、单位办公场所、幼儿园、宾馆,还有的成了消费昂贵的高级餐厅。虽然有些花园得到了复建,但贾 对此并不满意。“比如位于金融街西侧的原学院胡同39号宅园,虽然经过重修,但里面的山石、水池、石桥铺地都已经被更换而不是原貌,东城麻线胡同的意园被迁建到了东四五条重建,也不是原来的结构。”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山甚至用混凝土、水泥“糊弄”,“造型生硬,脉络混乱。”
保护不是一味复建
贾珺说,保护私家花园并不是一味的“复建”。就算复建,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相应的历史文献、图照资料和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在原址复建。
贾珺表示,由于大部分私家花园不对外开放,这也就使他们难以得到社会的认知。一些由单位占据的园林,应该通过产权置换或者共同管理的方式,经过维修后向社会开放。同时在文物部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使之得到像那些著名的北京皇家园林、苏州私家园林一样的关注和保护。
上一篇:全国各地千奇百怪蜗居
下一篇:铜陵市成为全国首个市级撤销街道办区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