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引资 才能造大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淮滨县之财力,甚至连座桥都“造不起”。据媒体道,2003年,淮滨县与邻县安徽省阜南县联合修建方集洪河大桥,至2012年,淮滨县段的桥体仍未修建。面对质疑,淮滨县政府负责官员答复曰:“任务重”、“缺少资金”。
2012年9月,“走读淮河”项目规划设计评审会召开,12月9日,淮滨县政府与河南信房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开发合作框架协议》,淮滨县政府委托信房置业投“走读淮河”项目开发建设,建设总工期为两年,信房置业首批出资两亿元人民币,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2012年秋季,“走读淮河”项目所属三个乡镇七个行政村的土地补偿款,已打到农民的银行卡上。而当地乡亲们拒绝接受银行卡,因为卡不是自己办的,卡里的钱,也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耕地。
严厉打击 转眼变现实
在淮滨县政府毁耕占地与农民们保耕保地的不对称博弈中,大湖开挖了,4月10日,几十辆推土机轰鸣着,灿黄的油菜花被推土机肆意蹂躏。一些村民站在路边,望着自家的庄稼被毁,自发联合上演“土地保卫战”。在现场目击者提供的长达10分钟的视频显示:村民与上百名身着警服的、有组织的人员发生推搡,至少五六名村民被打伤。
“刚开始时老年人在地头儿,不让他们推地,他们4个人一组把老年人架走,有年轻的敢上来,他们就成群结队的围住,打。”一位目击村民向媒体说到。淮滨警方还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拘留了数名村民。
在一份当地政府《致“走读淮河”项目区农民朋友的公开信》中,有这样的句子:“对于个别执迷不悟,违法阻挠项目建设的人,我们将坚决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农民是否只有“个别执迷不悟”且不说,如今,至少“严厉打击”变成了现实。
河南省国土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3.6万元的价格应当不低于国家的政策标准。但实际上,这个标准距离失地农民的需求相差甚远。
淮滨县“走读淮河”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鲁泽建也向媒体承认,这些补偿款,的确不多,但淮滨是国家贫困县,经济实力支持不了失地农民的要求。
夺地的过程,并不体面。躺在病床上的村名刘某已经记不清当初打她的人是谁,只记得当时场面很大,一两百名村民保护自己的耕地,竟然来了更多穿制服的人,年老的村民被抬起来往外扔,年青的村民谁上前谁挨打。该村民已经在医院躺了十余天,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来探望过。她说自己头很疼,红肿的眼睛欲哭无泪。
上一篇:“红薯男”走红:发帖声讨开发商反而变成被告
下一篇:住建部2013年部门预算 住房保障支出增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