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情况是不是如中介机构说的一样?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正在和多位看房者打“拉锯战”的市民王先生身上。在这期间,95万元的房价再次成了“底线”,96万、98万、99万……着急购买的人们你争我抢地喊着房价,还有两个客户直接交了意向金。最终,在5月底,王先生以总房款100万元的价格成交,结束了一套市区二手房的涨价之旅。相比2月份第一次喊出的89万元,3个月后,王先生整整多赚了11万元。
近期一直筹划购房的小丁,在两个多月的寻觅中,发现一些省城大盘在后期开发中,一旦新盘推出,就纷纷冒出这个大盘的准现房房源,价格也随着新盘的价格迅速上涨,个别者则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提价达15万之多。
尽管明知房价是随行就市,但那次的找房经历仍然让小丁心理失衡。
经过多次的寻觅对比,小丁看上了省城燕山立交附近的一处大盘。看环境、户型都不错,就想从此处购买——新盘开盘价达到11000元有余,但咬咬牙,买一套两室两厅的小户型,小丁还是能挺得住。
咨询了售楼处之后,小丁在网上搜罗一下同楼盘的房源,反复对比之后,看上了一套9楼两室的房源,准现房,喊价90万,这比售楼处的期房便宜近20万。尽管这是房主喊的净拿价,5.6%的交易税和1%的个税等由买家承担,仍便宜了不少。
小丁在与这套房源的中介联系之后得知,房主正在外地出差,一周之后就可回来,那时即可看房谈交易。满怀期待的小丁一周后直接赶到该中介,打算约来房主面谈,可以的话就直接定下来。中介与房主联系之后,两手一摊告诉小丁,房主回来了解了新盘的价格,已经将售价上调到105万,“所有费用加起来不比新房贵,何况那是期房,而这马上就可以成为现房,还是合适”。
从90万到105万,从这条房源的发布到新价格的时间,不过半月有余。心理预期一下子降到冰点的小丁,没有理会中介推介其它房源的热情,失望而去。
这种现象并非独有。记者针对最近几个月后期开盘的楼盘,在网上搜罗其转手信息发现,一个大盘的新盘开盘前后,就冒出一批转手的房产信息,其中准现房占绝大多数;而价格也随着新盘价格的制定,往往在短短几天就会迅速上调。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活跃在二手房市场上的很多都是“准二手房”,也就是那些房子还未交付就急于出手,或是直接卖号的情况。“这样的房子很抢手,尤其受年轻人的青睐,即使价位稍高一些,大家也愿意考虑,其实这样的房子其实就是新房,只是在别人那转了个手而已。”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做的一般有两类人群。一类就是投资者,他们手里有大量的资金,而且也能以较低的价格弄到新盘的房源,然后再转手卖号,从中赚取差额。第二类就是在购房后,因种种原因无法等待房屋交付,或是看好其他房源需要大量资金周转,所以将房子卖掉。“我前不久刚做成一套,小两口着急结婚,可房子交付时间拖延了,无奈之下,只能把这套房子卖掉,从别的地方又买了一套面积稍小一点的。”
上一篇:河北对保障房建设、申请准入等方面出台了新规
下一篇:政府软执行为开发商找到天子脚下动土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