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住房建设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内,深圳将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和民生发展为目标,依据深圳未来五年内住房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继续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模式,解决不同类型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推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依据该规划,未来五年之内,深圳将建设各类住房54万套、总建筑面积4236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0万套、建筑面积2700万平方米;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24万套、建筑面积1536万平方米。全面解决新增户籍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重点解决人才住房问题,逐步将非户籍常住低收入居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同时,改善居住质量,促进深圳住房由“安居”向“宜居”发展,力争全市住房成套率由目前的84.2%提高到90%,住宅区物业管理总体覆盖率由90%提高到100%;人均绿地面积由16.3平方米提升到16.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水电煤气等市政设施普及率达到100%,医疗、教育、体育等住区公共配套设施普及率达到100%。
规划将继续稳定住房价格作为实施“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的重点工作,坚持住房市场调控与住房保障工作并重。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加强住房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与有力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和有效供应,切实解决低收入居民家庭和人才住房困难,分流商品住房市场过于旺盛的需求,缓解住房市场供应压力。
特别提醒,已分配保障房原则上禁止上市交易
同时,此次“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保障性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已分配保障性住房原则上禁止上市交易,对依据相关政策允许上市交易的保障性住房,仅能由政府以扣除增值收益的价格回购,并重新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实现保障性住房在中低收入居民和人才中循环分配的机制。
同时,加快推进人才安居住房建设,加大力度促进相关住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和供应分配,严格落实各类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资金。已启动的安居型商品房建设中,向人才提供的安居住房比例不低于60%,套型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规划期内安排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中,面向人才安排的比例不低于80%。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同步规划人才安居住房,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今年商品房供应近600万m2
2010年,深圳计划新供应商品住房用地60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37.2公顷;安排建设商品住房11.46万套,保障性住房5万套。截至2010年底,实际新供应商品住房用地26.9公顷,征地返还及拆迁安置用地71.2公顷;实际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60.2公顷,安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5万套。
该计划提出了“住有所居”计划,其基本原则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重点发展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完善阶梯式安居模式,通过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和大力发展租赁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存量住房市场环境,引导形成先租后买、先小后大、有限保障的安居观念。
提出“住有所居”计划,稳步提高住房总量
本年度实施计划提出稳步提高住房总量,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套数占年度计划建设住房套数的比例提升至40%以上。2011年度全市计划建设各类住房12.83万套、总建筑面积983万平方米,其中,安排建设商品住房6.63万套、建筑面积597万平方米;安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2万套、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
年度安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2.1万套、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安居型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4.1万套、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
同时,在安排商品住房建设中,新供应住房用地建设1万套、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建设4.3万套、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利用存量用地建设1.33万套、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有关人士表示,根据深圳“十一五”期间各年度住房用地实际供应规模与住房建设情况,结合至2010年底可售商品住房规模,预计今年全年可供应商品住房建筑面积约为600万平方米。根据国家宏观形势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精神,2011年度深圳住房投资、投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遏制,自住需求保持稳定。
上一篇:香港援建四川灾区项目被指六成不合格引发热议
下一篇:上海“楼脆脆”房还未解决 京城又现“水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