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施两项楼市调控政策,对香港楼市有什么影响?对内地有什么影响?
谢逸枫:港新一轮楼市调控措施针对性强,但长期可能对市场产生扭曲,在适应期过后,楼价可能出现报复性上升。对楼市算“重招”,有助抑楼价,措施明显针对短期投机行为,相信短期内楼市会小跌,预期楼市起码将呆滞三个月到半年。因此,港府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出这个政策是非常正常的,对稳定香港楼价、减少不合理的投资和内地的投资需求会有明显的效果。新措施对中小型楼盘的影响较小,但对大型豪宅和高价楼的影响较大,因为后者的外地买家较多。今后一段时间本港楼市将呈“价稳量跌”的态势,预计楼价回落3%至5%,成交量将会减少。明年的整体住宅交投将为约7.7万至8万宗,较原先估计的回落逾10%。
谢逸枫:香港楼市的价格本来就比较高,本地人买房的压力比较大,加上外地买家的炒楼,这对香港的房地产业甚至香港经济各方面的影响都比较大。此外美国QE3的推出,人民币升值、港元的贬值,港元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使得香港楼市成为热钱的套利工具,香港政府对这个想象也比较着急。
谢逸枫:对内地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因为香港楼市对于内地的盘子来说比重不是很大。一则从吸纳的资金来说,可能会对深圳和广州产生一点影响。二则除市场产品结构看,国内商品房市场依然是主流,保障房比较缺乏。而香港则保障房与商品房可以相提并论。三则从市场购买力看,国内市场上90%以上是首次刚需和部分改善需求,投资投机炒房需求几乎全部撤离市场,但是成交依然比较稳定。四则从调控环境看,国内“五限”政策之后,市场趋于稳定。
记者:如何评价香港调控政策?是否能够收到政府预期的效果?
谢逸枫:开征非港人买家印花税与“港人港地”的概念差不多,都是为了保障本地居民的需求。不过,开征非港人买家印花税打击力度更强,相信对目前狂飙的楼价有一定的压抑作用。以前香港政府对房地产的干预不明显,只是这次的动作比较高调。干预不是干扰,目的是为了稳定香港房地产市场,遏制短期炒卖风潮。
谢逸枫:香港楼市“重税”新措施力度大,效果上可谓收到立竿见影,香港楼市明显降温。一则香港楼市调控措施实施首日,外地买家观望态度浓厚,准买家明显减少,预约看楼量大量下降,成交急冻。二则是香港部分私人物业楼价出现下调10%至15%,将造成“量跌价跌”的局面。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在目前香港楼市过热的情况下,政府要照顾香港永久居民置业的需求,并打击住宅市场短期炒卖风潮。2012年10月28日,新华香港电,香港特区政府26日推出加收重税措施调控楼市,27日恰逢周末,与往日周末楼市火爆不同,这个周末一二手楼市交投急冻。据香港媒体报道,新界一处新楼盘26日晚提前通宵开盘,共售出约50个单位,全部为香港买家。二手楼市交投则比上周大跌50%至70%。大型居民小区海怡半岛27日原本有10组消费者预约看楼,最终有近80%取消。此外,新政力度太大是否会导致开发商的不合作,并可能对卖楼的部署造成影响?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在目前香港楼市过热的情况下,政府要照顾香港永久居民置业的需求,并打击住宅市场短期炒卖风潮。这些新措施将大大增加非本地买家的入市成本,减低他们的入市欲望。这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在楼市供求回复平衡之后,会考虑撤销这项措施。此外,香港政府将同时增加土地供应进行配合,预计未来3到4年,香港将有65000个住宅单位推出。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开发商来看,市场对于住房的有需求的,他们不会因为政府的政策而陌生市场需求的增加。政府的决策是为了使得楼市健康平稳的发展,这对各方来说都是好事。此外香港政府有决心长期地、可持续性地增加土地供应,这对发展商来说也是乐于见到的。
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亦认为,现时楼市处于亢奋状态,不排除楼价会旋转式上升,政府因此有需要推出新的印花税措施,控制楼市,亦不排除将来再推出任何税种。特区发展局局长陈茂波27日说,当局将按原计划继续推“港人港地”。开征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买楼印花税,较“港人港地”政策会更快看见效果。两幅“港人港地”要明年首季才推出,至落成都是好几年后的事,而目前看到楼市泡沫正在形成,所以必须要采取即时手段,因应市场情况,出招要狠、快、准。“港人港地”政策仍会按原定计划推出,两幅土地在2013年第一季拍卖,因土地资源珍贵,从供应着手帮助港人置业,会较有效。另外,政府还有一些楼市措施储备,有需要时会毫不犹豫推出。
上一篇:茅于轼:房地产供给不足土地自由买卖降房价
下一篇:地产名家曹建海: 房产税实际上是“减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