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在深圳降价而引发抢购潮的中海地产(00688.HK),也抢先一步实现较好销售,4月销售达82亿港元,销售面积达到42.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8.0%和7.4%。前4个月,中海地
产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279.7亿港元,同比增长50.3%,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
除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在4月份实现销售增长外,其余多数企业都表现不佳。继万科(000002.SZ)的4月份销售出现增速放缓势头之后,保利地产(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龙
湖地产(00960.HK)发布的数据也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情况。
4月,万科销售金额79亿元,同比去年略微增长,但环比今年3月下降约20%;保利地产实现签约金额66.84亿元,同比增长63.41%。相比之下,3月份保利地产签约金额66.13亿元,同比增长
96.88%,显示保利地产的销售增速放缓。
各家企业销售放缓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与总体市场环境景气指数下降不无关系。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在一场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公司4月份推盘比3月份的推盘略少一些,主
要原因是现在项目的销售许可受到了一些审批环节上面的限制,而这个情况可能在5月份还会进一步延续。”
资金压力渐涨
销售下滑的风险,在逐步考验开发商的资金链。事实上,统计局的数据也间接说明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会逐步上升。
数据显示,4月全国商品房开发投资额4494亿元,同比增长34.6%,投资增速略超预期。4月份34.6%的同比增速较3月的33.2%略有上升,高于去年全年33.2%的增速,从2002年以来的历史
看,目前超过34%的投资增速也在高位。
而同期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增速回落。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2.54万亿,同比增长17.4%,较上个月回落1.2%个百分比。其中贷款资金增幅为5.4%,增幅低位企稳;自有资金来源
同比增幅27.4%,与前一个月持平;由于销售额的下滑,3月份其他资金来源增幅为14.8%,下降了3.9%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调研的情况均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获得难度在加大,并且这一趋势短期内并不能得到好转。紧张的银行贷款头寸导致房地
产企业对于自筹资金和销售回款的依赖加大,但是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单月负增长11.7%,住宅销售额单月负增长15.5%,使占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来源36.3%权重的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住
房按揭两项也受到较大影响。另外直接融资限制也并未解除,预计除位于银行优质客户名单上的企业贷款将不受到贷款紧缩的影响外,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将经受考验。
上一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下一篇:今年保障房供地计划翻番 商品房用地恐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