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城建规划 > 大同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2013行动计划

大同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2013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4-09-11  来源: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辑:木子

摘要:根据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制订《大同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实施方案》、《2013年行动计划》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争先进位、负重赶超为总要求,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全力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四大硬仗,实施十大工程,大力推进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努力在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上取得积极进展,逐步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大同成为全省综改试验的先行区和转型跨越的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健康发展。经济实力上升,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财政总收入增长17%,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显现。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以全产业链为基本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经济对以煤炭为主的资源依赖明显降低,非煤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工业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1%。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实施以十里河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营造林合格面积32.36万亩。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8%。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年度减排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8%,城市空气PM2.5日均浓度达标率18%以上。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加快晋北城镇群建设。实施大县城建设战略,县城面貌一年一变样。推动中心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9%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五)社会民生稳步提高。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2363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达到6206元以上,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控制在4.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1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2.3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31万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重大改革

    (一)创新“五规合一”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统筹各类规划编制,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编制协调机制。(牵头部门:市规划局)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压缩审批事项,做好国务院和省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对接工作。完善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加大授权力度和现场办结率。完善规范联合审批机制,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行政资源,推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提升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惩防体系信息建设,强化政务运行监管。(牵头部门:市监察局)

 

    四、重大事项

    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切实抓好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办好国际太阳能赛事、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实现强市、富民和城市影响力的同步发展与提高。

    (一)办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赛事。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场馆建设、环境整治、赛事组织、接待服务、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大赛圆满成功。(牵头部门:市发改委)

    (二)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统筹区域发展,努力推进大同市市辖区和相关县的行政区划调整,建立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行政区划。(牵头部门:市民政局)

    (三)增强经济实力。按照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四化同步的要求,打好产业转型、项目攻坚、县域经济、城市建设“四大硬仗”,实施名城复兴、百企强市、百园立农、百校兴教、城镇提质、城乡安居、收入倍增、生态建设、城乡清洁、平安创建“十大工程”,提升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财政总收入增长17%、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增长14%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5百分点。(牵头部门:市发改委)

    (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规模,拓宽城镇就业渠道,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完成扶持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万人、开展创业培训3500人、培养技能人才1.2万人。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机制,打破城乡界限,破除地域、户籍、行业等制约,实行平等的就业准入,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工资增长、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收入促进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和督促企业合理安排工资增长幅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合理增长,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相关工作,及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建立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工作机制,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做好37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牵头部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