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城建规划 > 建设魅力古都优美画卷 打造宜居生态大同

建设魅力古都优美画卷 打造宜居生态大同

发布时间:2011-06-22  来源:0352房网  编辑:狄海霞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道路,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一处处连片的绿地和休闲广场,草木葱郁,鸟语花香;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让人感到城市建设的蒸蒸日上……大同,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正在用独有的城市语言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外来者,亦或是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欣喜地感受到大同城市建设的铿锵步伐,体味着城市正在发生的点滴变化。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的引领下,大同市全市上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城市建设的滚滚热潮中,用激情、智慧和汗水,描绘着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的动人画卷。 

新建的古城墙势不可挡

  新建的古城墙势不可挡

   重规划,描绘城市蓝图

  几年前说起规划,大多数大同人一片茫然;如今,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很多大同人都热衷于议论规划:“御东新区未来啥样?”、“古城内都有啥标志性建筑?”、“有些建筑确实和咱总体规划不协调,该拆”……

  科学的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龙头”,是调控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近年来,我市就是依托规划这一“龙头”,以城乡规划为指导,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以教育、文化、卫生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很快形成了推进城市发展的大城建氛围。

  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注重生态的原则,结合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立足于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我市编制完成了《大同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大同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等,对“一轴双城、主副结构”的城市规划理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以御河为轴线,御河西岸为3.28平方公里的古城,要把它完整地修复起来;御河东岸为40平方公里的新区,将建成生态园林新区。“主城”是指由古城和新区组成的“双城”;“副城”是指同煤集团所在的口泉区。为了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为高水平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引入法国夏邦杰、同济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各类规划,邀请国际大师对主要建筑进行设计。在御东新区建设的图书馆由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设计,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设计大师崔恺主导设计的博物馆已开工建设,大剧院、会议中心邀请的是日本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城市的大容器里包含的文化与生态并存、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两大景观,将使大同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

  规划的作用,不单单体现在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上,更多的是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维护着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道路、古建、园林绿化、住房、学校、医院……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有规划人员在把关;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私搭乱建、牌匾杂乱无章等,都由规划等部门执法人员去一一纠正;旨在提升城市功能的管线等专项规划,也离不开规划的把关……条条规划,饱含着全市人民殷切的期望!张张蓝图,渗透着城市决策者火热的激情!#p#副标题#e#

  重特色,彰显宜居魅力

  来大同观光的游客,云冈石窟是必去的景点。今天的云冈,在经历了周边环境的整修后,旅游专线畅通了,景区面积扩大了,雄伟的“山堂水殿”、骑象神柱、栩栩如生的“马识善人”雕塑向游人述说着云冈的历史。美轮美奂的云冈大景区再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厚重与风姿。这只是我市推进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按照“一轴双城,展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宜居魅力特色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迅速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指日可待。

  道路路网基本形成。2008和2009两年,我市共完成投资76亿元,对46条城市主要道路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改造建设。今年又投资50亿元改造建设37条城市道路,三年建设里程累计超过230公里。御东新区南环路东延、文瀛路、兴云街等纵横交错的新路宽敞通达,御河东路南延、太和路等今年投入建设的道路进展顺利,这些道路为基本形成新区道路框架扎下坚实的根基。平城、兴云、北都、南环4座大桥加紧施工,南环桥三座拱架巍然屹立,平城桥四个立柱平添庄重,桥梁架起了新区与古城的空间联系,将大大缓解车流量。在御西区,初步形成了以魏都大道、御河西路为主干道,呈面形内拓外延的主城交通框架,并与御东新区五横三纵的城市路网纵横交错、遥相呼应。今年在建设云中路、开源街、西环北延等道路的同时,我市逐步加大小街小巷整治改造力度,鼓楼东西街等街巷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改造中。届时,古城标准化、整洁化、优质化的道路网络体系将初步形成。

  景点周边连片保护。我市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景点众多。2008年4月,市政府发布了对华严寺、善化寺、关帝庙、府文庙、城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的公告,由此拉开了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攻坚战的开局大幕。善化寺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华严寺修复以及环境整治工程、关帝庙修复及环境整治工程、府文庙修复工程、帝君庙修复工程、清真寺修复工程、法华寺修复工程、古城东南隅民居修复示范工程(李怀角30号院)、纯阳宫修复整治工程、东城墙修复工程等古城十项重大工程先后启动;2009年,为使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整体保护水平和旅游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我市实施了全面的本体保护和大景区建设工程,这一总投资17亿元的建设项目将于7月底全面竣工;今年,南城墙、代王府、北魏明堂等新的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恒山风景名胜大景区建设全面推进。在实施保护修复工程过程中,我市秉承“以点扩面,连片保护”的理念,不但保护现有文物景点,对景点周边环境也进行相应整治,形成“有规模、有看点”的景区建设格局,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绿化生态建设提速。建设“宜居、利居、乐居”城市离不开绿色生态建设。2008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规模投资力度,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全市的绿化无论是总量、档次、还是投资额度,都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全市绿化共投资近10亿元,高标准实施了同左路、御河西路、迎宾路、魏都大道、兴云路、南环东西延等道路绿化和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大量拆除城市不协调建筑物,建设了150多处街头绿化景点。全面启动了文瀛湖景观工程、御河蓄水绿化景观工程、采凉山森林公园、东城墙环城公园、十里河森林公园、智家堡森林公园、两河湿地公园、绕城高速西环绿化、云冈峪绿化等十多项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面貌,初步形成了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城市景观。

  同时,紧紧围绕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大力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首都水资源保护三大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和生态修复工程。全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各项基础工程建设,2009年新铺设城市供水管网87公里,新铺设城市天然气管网11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40万平方米,西郊、东郊、新荣三个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顺利推进,垃圾发电厂建成运行。全市基本实现了天然气全置换、城市集中供热全覆盖、污水、垃圾全处理目标。2009年,全市新增绿化面积701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区增加绿地面积326万平方米;市区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41天,比上年增加34天,退出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35位。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