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媒体联系到水岸国际中心相关人士,了解到该项目一开始规划高度为218米,但后来进行了调整,层高变更至300米以上,计划今年开工,目前还没动工。
一家位于迎泽大街的摩天大楼在其宣传上也称要将该楼建为太原地标性建筑。媒体与建设单位宣传部门人士取得联系,该人士不愿透露其已奠基的高楼建设详情。只是说一开始楼层的设计高度是130多米,地基处理也是按130多米来进行的。但后来有负责人认为大楼处在迎泽大街,应该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该高楼随后又变更了设计,楼高增至170多米。目前正在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争相建成地标建筑的例子还有山西汾酒文化商务中心五星级酒店,该酒店原规划150米,但此后向太原市规划部门申请调整至187米。在其提到修改原因时认为,该地块定位为我省汾酒文化商务中心,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项目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应努力建成太原市地标性建筑,打造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精品工程。
周吉平认为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楼层向高处发展是一个趋势,但是否一定要将建成的摩天大楼称之为地标建筑还值得思考。建高楼要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不能仅仅为地标建筑而建高楼。
摩天大楼的利与弊
预定2014年竣工的中国最高、世界第二高建筑“上海塔”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梁的架设;湖南省长沙市的“天空之城”预定高度 838 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摩天大楼。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将拥有1318座摩天大楼,数量全球第一。
如此多的高楼究竟有何利弊?估计很多人对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28层教师公寓大楼火灾心有余悸。当时大火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受伤。
周吉平认为高层建筑出现,首先从节约土地上来说是有利的,建筑越高容积率越大。当今土地尤其是城市建筑用地是非常有限的,摩天大楼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约土地。
高层建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视野开阔,周吉平说这在一些较低的楼层是无法感受到的。
高层建筑为什么总要说建成地标性建筑呢?周吉平说这正是高层建筑的艺术所在。只有高层建筑才能很好地体现建筑的艺术,展示设计师的建筑美学。高层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一种体现和象征。比如迪拜塔,162层,总高828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建筑。也是迪拜的城市象征。
从摩天大楼的弊端来看,周吉平认为楼层越高,在楼里工作生活的人也越多,停车和人员出入肯定会对周边的交通形成一定的压力。这在规划前期就要考虑到。周吉平认为建高楼,城市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要跟上,比如高层供水、供电以及消防设施都要有所考虑。
周吉平专门强调高层火灾危险性比较大,一般一层楼着火整幢楼都会受影响,人员不好疏散,这在设计当中尤其要注意。
太原市政协委员、太原大学教授张卫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太原城建速度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但在宽阔马路和摩天大楼的背后,却是诸多古迹、古街巷集中的消失。
张卫东在太原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设新城、疏解老城、保护古城”的战略思路。他认为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或单纯以产业为主的开发区建设模式,而要立足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依托于中心城区,跳出旧城建新城,带动旧城有机更新改造,实现旧城新城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