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点。有些城市明显过剩,风险相当大;有些城市仍然以庞大的刚需占主流,但价格却高高在上。”太原地产商孟晓明认为,和一线城市相比,太原地产业明显属于后者。因其本身就不算热点地产城市,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自然相对小。
“太原地产崩盘的可能性非常之小。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来说明:土地是房地产的原材料,土地供应少了,价值自然会增加。成本加大了,利润空间就会压缩,如此看来,‘崩盘’对于太原楼市而言,基本不成立。”在地产商海打拼多年的孟晓明看来,太原整个城市的地形是一条沟,找一块平整的土地并不容易。太原的土地非常金贵,对于地产商而言,有价值的土地就像是座金山,没有地会崩盘么?他的看法与省城许多地产商的看法如出一辙,他们都认为,目前在太原,环路以内基本没地可拿,地价自然也很高。2012年,当时最贵的土地是电机厂的“地王”,每亩800多万元的地价让许多业内人士惊叹,时隔两年,现在太原最贵的地价已经涨到每亩2000多万元,和当时相比,地价涨了几倍。而且眼下,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虽然也如火如荼,但是令他们望洋兴叹的是:地价成本逐年飙升,拆迁成本也需要不少,再加上人工成本、营销推广成本等费用,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和几年前地价便宜的时候相比,已经压缩了相当一部分。
反过来,居高不下的成本,让太原的土地更加炙手可热,使降价空间更加狭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产商更是直言,“现在,地产商拿地很难,我们不可能亏本卖房子。太原楼市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地的楼市,守着固定资产,大不了房子销得慢一点,但不会大幅降价赔本卖。”
一边是浓厚的观望情绪,另一边是居高不下的建造成本,购房者和地产商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与博弈,让不少人深刻体会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
“太原楼市的泡沫并不大,由于限购等‘硬杠杠’,投资客比较少,基本都以刚需为主;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财政比较吃紧,这几年都是靠卖地赚钱。不仅如此,太原市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收入,地价也名正言顺地比原来翻了几番。”省城某地产营销策划总监透露,这几年,土地楼面价从以前的每平方米1000多元涨到现在的每平方米2000元到3000元,不断增加的成本让开发商也“压力山大”。“原来的土地便宜,拿上一块地,捂上几年,利润相当可观。前几年,不少地产商确实赚了不少钱。可近几年拿地,利润很有限。对于不少地产商而言,众地产商都跃跃欲试想突破1万元的‘关卡’,更别提降价了。”
他表示,品牌地产开发商都讲究品牌效应,尤其是刚进入太原市场的知名地产商,他们一般不会把价格定低,否则会使自己的品牌价值贬值。可太原的观望情绪和购买力又无法冲破预期的价格定位。但是如果某一家地产商在某个时段冲破1万元,太原楼市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