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单纯的看政策和市场,恐怕也只能是坐井观天。不说房地产业是否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至少这个行业和中国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最近不仅是政府官员、专家关注的,更是全国老百姓都在关注的CPI高涨、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题,也将成为中国楼市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
坦白说,现在连出租车司机、大市场菜农都在说钱不值钱的时候,各类消费品涨价风波频现的时候,就说明通货膨胀的预期比想象中的更为严重。老百姓知道自己的存款正在一块一块贬值的时候,必然将造成大范围的恐慌。虽然近期政府在加息,笔者认为这种加息仍要继续加大力度,但是老百姓仍普遍认为不动产或固定资产,是最为稳妥的保值渠道。
再看看市场,深圳等地出现退房潮,上海等地高端市场一片火热。表面上看,越紧的限购政策,市场开始“理性”回归,其实实属无奈之举,笔者认为像深圳等地老百姓资金短期内必将流入商业地产市场,上海等地在高端市场的带领下,中低端市场不说一片红火,至少不会特别惨淡。说白了,大家还是要买不动产来保值。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即使有现行很严格的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百姓仍要选择不动产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渠道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不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恐怕出现恐慌性购房的局面。
笔者某亲戚,外地人,欲在合肥给儿子买套房,属于首次置业。其告诉笔者现在选择购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担心房价上涨;二是儿子已大学毕业迟早是要买房;三是现在钱不值钱,再不买可能以后更买不起了。笔者认为这可能代表一部分老百姓的想法,也说明老百姓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更为严重,更是对市场的判断。笔者告知这一亲戚,外地人购房现在有限制条件,对方则表示一次性付清也要买。
当然,笔者相信中国还存在更多因为严格信贷政策而买不起房的老百姓,这样的群体越多更说明解决市场供求关系的紧迫性。若在未来半年内供求关系仍未出现大的转变,笔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或将出现全民恐慌性购房。总之,若要中国楼市健康稳定发展,供求关系平衡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更何况放在整体大经济体里看。
上一篇:黄奇帆:中低收入家庭不会开征房产税
下一篇:陈宝存:建好房子才是开发商最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