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王静文:开工进度成地方与中央间的博弈(2)

2011-08-11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乔铭

  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来自政治任务的压力某些情况下甚至要比经济方面的动力更有效。加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信贷额度控制加剧,地方政府手中的项目受到抑制,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保障房的排斥心理有所减弱,因为一方面,这是最安全的政治性投资,另一方面,将有利于政府在换届时争取选票。可以说,政治方面的压力是5月份以来保障房建设加速的更深层次原因。

  地方政府的典型应对

  尽管如此,各地的保障房建设仍然面临着资金和土地两大瓶颈。从资金需求来看,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约需1.4万亿资金,其中中央政府财政拨款约为1127亿元,此外还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国债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将提取10%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预计约1000亿元,地方财政将筹资700亿元,以上是政府部门的支出,除此之外还有9000亿元左右的缺口,需通过市场化方式和社会渠道筹集资金来弥补。

  近期各相关部门也纷纷对保障房建设大开绿灯。发改委6月22日发布了《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银监会也适度放宽了保障房投融资平台的贷款条件,国开行年初时即同住建部签订协议,明确今年新增1000亿元贷款规模用于保障房建设,此外,保障房中的经适房和限价房可以通过住房按揭方式筹措资金。所以,资金缺口看似巨大,却并不构成根本的制约因素。

  总而言之,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充分博弈之后,保障房建设开始加速,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将指日可待,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开工率并不是最终目标,调控房市和改善民生才是最终诉求。所以,在关注开工率之外,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保障房的质量和分配等后续问题,避免舍本逐末现象的发生,将保障房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比较而言,土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核心难题。目前国家对土地指标控制极为严格,地方政府腾挪空间相当有限,而且在新的土地拆迁条例实施之后,拆迁变得更为困难,这都对地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但从各地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仍然存在变通之法,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商品房配建,即在土地出让时约定10-20%的比例建设保障房,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中央政府的首肯;第二,在产业园区统建过程中将工业用地转化为住宅用地;第三,将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自建房纳入统计范畴;第四,不排除部分地区存在未批先建、违法用地的情况。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土地带来的制约。

  实际上,一旦土地问题得到解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以黑龙江省为例,今年国家分配给该省的建设任务是83万套,但其主动将目标提高到105万套。主要原因在于该省保障房项目大部分为棚户区改造,以保障房的名义来完成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和拆迁,政府不仅可以完成保障房建设的政治任务,而且可以盘整大量土地用于出让,具有比较明显的商业利益。这种状况在东北三省普遍存在,正是上述地区开工率快于全国的重要原因。

  从中央的角度看,保障房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而从地方的角度来看,由于保障房建设无法像商品房那样获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甚至需要政府倒贴配套资金,对于习惯从狂飙突进的商品房市场上获利的地方政府而言,保障房建设显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任志强:保障房成为开发商近来工作重点
下一篇:徐东华:监管失利造成小户型房一度难求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进入详细评论页>>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