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产税试点城市或扩容
社科院7月23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2012年中)报告》指出,2012年住房市场基本趋势为:宏观政策微调奏效,为房地产调控创造条件;刚性需求有所释放,开发商面临库存与资金的双重压力,楼市整体供大于求。对下半年住房市场调控政策,报告建议,在税收政策方面,应将扩大房地产税试点作为稳定当前预期和深化住房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
如果说短期内立即推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政策可能性不大,那么相比之下,更大面积推广房产税的条件反而更成熟。
3、提高二手房交易税
据北京市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带队的督察组在北京市主要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前房地产市场。该人士称,“尤其关注中介机构是否严格落实限购等相关调控政策。督察组在走访门店时,会询问一些(中介机构)店员,哪种类型购房者具备购房资格?哪种购房者能够申请到购房贷款。”该人士指出,“经纪机构是执行调控政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4、收缩房地产信贷政策
社科院日前预警房价存在报复性反弹风险,实际上就是在预警房地产金融泡沫或将继续吹大。房地产金融泡沫继续吹大的更大危害在于,它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置于高风险之中,银行贷款的不良率或将埋下超预期反弹的隐患。毫无疑问,中央的10次表态楼市调控不动摇,国务院8个督查组赴16省市检查房产调控落实情况,既是出于对房地产金融泡沫继续膨胀的担心,也表明了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不过决心归决心,人们仍会担心此次督查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了了之。
5、切实落实官员问责制
当前楼市之所以出现松动,很大程度上因为去年以来有地方政府在执行层面出现松动,而某些地方政府出现变相放松限购或者土地炒作时,仅采取制止措施,没有进行责任追究。
面对地方政府单方面“松绑”楼市调控的怪象,一方面,地方决策者要对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中央有关部门不能止于“隔空喊话”,而要积极介入干预,启动问责程序,加大地方政府违规成本,避免更多挑战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楼市刺激政策出笼。
如果没有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问责机制,势必会削弱楼市调控力度,从而影响房价大幅上涨。
上一篇:杨红旭:楼市或已度过“冬天”最冷时点
下一篇:杨红旭:劝架“稳增长”与“控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