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在海城市西柳镇,“不同意拆迁就撤销房产证”,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一个被拆迁户王守林在向《法制日报》记者反映其正在遭受的违法拆迁时,情绪十分气愤。与王守林有同样经历的多达十几户。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没有达成的背景下,有11户村民突然接到海城市城建局的通知,称其房产登记档案材料不全,拟召开听证会撤销其房产证,其中王守林和姜淑芬两家共1万多平方米的房屋已经被撤销了房产证。

记者驾车刚驶出沈大高速公路西柳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高大的广告牌,内容均是关于“西柳国贸皮革城”项目。
王守林指着广告牌告诉记者:“与我们一街之隔的临街商业网点,已经卖到了每平方米达5800多元,而我的网点地理位置比他们好得多,政府给出的拆迁补偿只有2000多元每平方米,我当然不能同意。”王守林认为,他的房屋拥有合法的用地手续,但在面临拆迁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又不予承认,为了降低补偿费用,政府采取了撤销房产证的手段。
而与王守林仅有一路之隔的辽宁筑康电器有限公司法人姜淑芬的房子也被撤销了房产证。 姜淑芬的儿子罗阳对记者说:“我家的情况比王守林家更惨。我妈妈姜淑芬因不同意政府所给的补偿价,于2011年4月22日被海城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刑拘,如今都快两个月了。被刑拘前,经侦大队做了很多工作,想让我妈签字同意动迁补偿,如果不同意就刑拘,同意的话就不追究了。我妈不同意政府给出的条件,因为政府给的补偿价还不及市场价的50%。公安机关刑拘我妈的理由是企业抽逃资金,现在案件已经移送至海城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当地村民介绍,目前除王守林和姜涉芬家外,还有9户居民因没有与政府开发的商业项目达成拆迁补偿协议,都接到了城建局撤销房产证听证会的通知。如不达成补偿协议,这几家的房产证都有可能被撤销。
被采访者均认为,其实政府是为了拆迁,才将他们的合法房屋通过行政手段变成了违章建筑,真实目的是为了减少拆迁补偿费用。
十多年前在西柳镇投资的王守林告诉记者,1997年,他投资获得的2800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他在这一区域内建设了近4600多平方米房屋,开办了彩印厂和招待所,同时还与西柳镇粮库联建,取得了840平方米的房屋产权,上述房屋均有房产证。
海城市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启龙告诉记者,撤销上述房产证主要是因为房屋登记时建设手续不全,土地用途使用不合法,没有规划、没有验收。
上一篇:大理道建筑险被焚毁 经消防扑救保住了历史建筑
下一篇:无锡新宅现多处裂缝 业主与开发商协商至今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