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虽说是黄金季节,可楼市仍一片荒凉。受楼市影响,土地市场也提早进入寒冬,其成交数量让人感到彻骨的凉意。
数据显示,10月,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
热点城市中,深圳、厦门、福州、洛阳、吉林等则整月无宅地现身。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的住宅类地块则纷纷零成交,其中,广州推出的19宗用地面积总计为41万平方米的地块无人问津,武汉推出的15宗用地面积总计达102万平方米的地块也没有成交记录。
进入10月份,北京住宅土地市场寒冬早至。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北京共成交土地21宗,其中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占据了绝对主导,分别成交15宗与5宗。虽然10月份总的成交宗数环比上月有所增加,但是住宅用地的成交却一落千丈,当月仅有一宗成交,且为限价房用地。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2011年以来北京市住宅土地市场一直不甚旺盛,到10月份更是降至冰点。“主要原因在于开发企业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拿地了。”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分析说,自调控以来,大多数房企因观望时间较长,造成年度销售困难,以至于资金链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加上融资难解,因此多数资金紧张的房企不会在这个时点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土地。
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也降至年内最低水平。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涨,同比、环比增幅全面回落。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4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1.3%。居住用地地价为451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0.5%,较上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较上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
除了开发商降价自救外,土地出让部门也开始想办法。北京国土局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拟根据当前市况下调土地竞买保证金,其中住宅地降至20%,商用地控制在10%~15%,同时,也会放宽付款进度,若市场反应过度冷清,更会考虑降价出让。
上一篇:北京市海淀区住宅楼忧患不断 墙体现严重裂缝
下一篇:度假村别墅迁怒民众 相关部门相互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