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以来,昔日热闹的土地竞拍场面已经鲜见,转而变得冷清起来,底价成交甚至频频流拍,在部分城市呈现出蔓延之势。成都市近日拍卖5块土地,其中2块流拍,3块底价成交。武汉市2011年下半年举行的两次土地挂牌拍卖会上,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竞价地块屈指可数。
11月2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公告出让的1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9宗因无人申请购买而流拍,另外2宗土地则以底价成交。从出让公告看,这9宗地都位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片区,包括4宗商业金融业用地和5宗居住用地,总面积约855亩。此前,济南于10月28日出让的13宗土地,也是以底价成交。据了解,从8月份以来,济南一共成交34宗土地,其中大多是以底价成交。
南京市土地市场也跌入 “低谷”。10月份南京举办的3场土地出让活动中,共推出16幅地块,最终只有7幅以底价成交,7幅土地延迟拍卖,1幅土地流标,1幅溢价仅1.9%。其中,地处核心区域的复兴街商业混合地块堪称主城稀有地块,但却只吸引一家开发商报名竞买,最终以6665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交,大幅低于周边同类型已拍地块价格。
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系主任程道平认为,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普遍短缺是导致多宗土地流拍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控制房价和减少投资性购房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住房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土地流拍频现,凸显当前一级市场的冷清。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在限购和限贷等调控措施下,开发商资金短缺已经非常严峻,在房价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拿地对很多开发商而言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一些专家担忧,现在普遍出现的土地流拍现象可能给后期房地产市场调控增添新的阻力。程道平认为,原本应投入市场的土地因为流拍未能或延缓投入市场,这将使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后的住房供给量减少,加剧刚性需求与住房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房价下行增添新的变数。
程道平说:“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开发商对一级市场观望态度持续且没有明显改观,就会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加大地方财政压力。”此外,频繁出现的土地流拍也可能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进而影响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李铁岗认为,保障房建设是在土地供给减少的情况下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今后一段时间房价会不会因为供给减少呈现上涨的趋势,关键在于各地保障房建设的速度以及投放市场的时间和数量,如果保障房能为当前住房市场形成有力补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上扬。”
一方面是土地频频流拍和以底价成交,另一方面开发商和购房者“双观望”的情绪加剧,专家表示,这种局面如果继续维持,可能会给今后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深入带来不小压力。
上一篇:总价23亿厨师铁路工程偷工减料现严重质量问题
下一篇:职业房托现身温州 各种“假面舞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