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的传承与五台山独特的地质、地貌珠联璧合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独特景观,从这一个角度考虑,深入挖掘五台山地质价值的任务摆在了面前,拆迁也成了最大的问题。
通过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不仅促使五台山自然与文化整体价值得以体现,争取早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2004年2月,我省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五台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的申请,从此开始了漫漫五年艰辛的努力,开始了艰苦细致,只争朝夕的奋斗。
五台山“由于过去认识不到位,虽然当时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但核心保护区内的盲目开发、错位开发、超量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到2004年,五台山核心景区台怀镇已是“店铺比肩、馆舍林立,出现了闹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社会化四大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台山的拆与建斗争早已持续了20多年。
拆迁错综复杂
山西省建设厅作为五台山申遗工作牵头部门,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申遗工作组的同志们更是搞调查、摸情况、出主意、想措施、抓落实、重督促,先后组织各种座谈会、汇报会、协调会、论证会120余次,派专人将五台山申遗文本赴法国巴黎报送世界遗产中心。当年,全球范围内受理41个世界遗产提名地的文本,经审查,31个通过,五台山入围。
搬迁、植绿、修路、维护、建移民商住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八项重点工程。当地数百家单位、上万人的搬迁,则是摆在副厅长任在刚小组成员面前的最大困难。据当地居民估算,拆迁户的损失,“最少上千万元”。这是一个无法画就的等号。
一期工程,涉及466户,其中,单位25个、居民129户,违章建筑275户,拆迁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该工程到3月10日已经结束。申遗的二期工程,包括台怀镇核心区内新台怀等9个村庄的832户居民,拆迁面积31万平方米。整个拆迁到2010年全部结束
搬迁中,因错综复杂的环境,造就了错中复杂的处理,搬迁工作整整协调两个月,难度大,任务重,他们只能夜以继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他们坚定地说,这次申遗活动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珍宝。让人感到厚重和担负,这是我们辜负不起的历史和文明之重,因此再难我们也要往前闯,再累也要往前冲。
建设不留遗憾
五台山展示中心、游客中心位于五台山新旅游服务基地金岗库乡大甘河村,主体建筑已于2010年完工。其建筑面积均在1万平方米以上,其面积之大、功能之全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
其中,拟投资1500万元的展示中心将主要通过照片、文字、影像、动画以及人工介绍充分展示五台山独特的地质资源和宝贵的历史文化,拟投资2000万元的游客中心是集门禁、安检、休闲、医疗、购物、咨询以及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游客集散中心。
接到任务,小组成员们义无反顾,集中全力投入到每项工作监督中,为做到万无一失,在招标中一、他们首选大型国营企业因为实力强、技术过硬、施工能力完善。二、选择资金能力的施工企业,先垫付后结算。在施工中,对运输车辆一路大开绿灯,争分夺秒抢时间,用任副厅长的话:“抓住机遇、面对挑战、不留遗憾。”
上一篇:中铁二期项目交房即遇渗水季 缝补至今仍难解
下一篇:湛江违规开建高尔夫项目相关职权部门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