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房地产“灰色成本”调查 部分项目高达40%

2012-11-03  来源:华夏时报  编辑:木木

  灰色成本在开发的每个环节滋生,并以采购、物业置换等方式得以隐藏,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政府相关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表示:“如果能算出流向公务机构的那部分在‘灰色成本’中的占比,那么公众可以算得出,房价中有多少部分不是被开发商拿走的。”

  难以公开的“灰色成本”

  备受关注的“30%灰色成本”之说由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提出,他称商品房成本中的一些“灰色支出”占总成本的三成,既难以公开,又无法测量,以致房价虽一路高企,开发商却仍嫌赚得不够。吕随启表示,“如果30%的‘灰色成本’在阳光下被避免了,目前的房价打对折都没有问题。”

  实际上,“灰色成本”在房地产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对此,有某大型房企华南区项目总监向本报记者形容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少房企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抱怨,“要拿下项目工程,不行贿很难”、“招标、采购是行贿重灾区”,“不给政府机构点好处很麻烦”。深圳星河地产某管理人士称,“能在阳光下运营,估计只有以不行贿为傲的万科才能做得到。”

  面对房地产暴利的说法,多位中型房企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有苦说不清”。其中一位开发商称,账面上的利润包含了看不见的开支。土地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土地价格也逐步攀升,为了获得性价比更高的土地,开发商所需付出的隐性开支也在不断增加,“房地产牵涉到四五十个行业,他们都以为这是一个暴利行业,都想来沾点油水。”

  吕随启表示,“灰色支出”大部分被用作公关费用,与“权钱交易”等地产腐败密切相关。他估算约占真实成本的30%,土地出让金、建筑成本及税费,合计只占70%。那么,到底这项成本是否占30%之多呢?

  “有些项目较小的,房企政商关系好的,估计也得有10%。”上述开发商表示,所谓的“灰色成本”与项目大小、房企的实力等因素相关。

  长期在华南二三线城市开发房地产业务的某实业负责人张金超认同该开发商的观点,此外,他与数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人士一致补充称“有些项目的‘灰色成本’甚至在40%左右”。

  张金超解释道,一般来说,这种高成本项目是一种交换条件,在政府等机构看来,房企的利润虽然受损,但仍可以赚到钱,房企只要啃下这块骨头,谈下其他优质项目的可能性会更大。

  一位大型房地产公司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如果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就能降低15%。常年从事房地产运作项目的投资商魏如杰透露,两至三亿元的项目,前期投入就会超过几千万元,加上前前后后送的礼物、红包,超过一亿元。

  隐形渠道

  曾在重庆、长沙开发项目的北京某实业公司地产部负责人谢运时向本报记者表示,按照房地产的成本管理,每一项成本都需规定去向,而“灰色成本”常常平摊到前期开发和后期开发的部分项目中,尤其是管理、财务、广告宣传、销售代理等费用中。

  然而,他表示,类似与广告宣传等费用在账上的成本只占少部分,因此不能把“灰色成本”过多地积压在这些费用项目的头上,所以公司会选择多种方式“避账”。“不止地产公司,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如此,账面上很难查出来。”他补充道。

  深圳某广告公司的财务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讲述他的经历,称某房地产公司为该公司的大客户,一般,类似于回购、送礼等“灰色”部分,公司会根据数额的大小以餐费、招待费、福利补助等形式在账中呈现,“每年年底,我们部门都要加班加点把账摊平。”他说。

  该人士也透露,某房地产公司曾通过该广告公司“走一笔达70万元的费用”,名义则是让该广告公司提供一份营销策划方案,其中包括组织到中国香港考察项目,事实上,这些工作的价值远远低于70万元的数额。

  记者从广州某律所得知一宗经济纠纷案件里面的部分庭审细节。佛山某实业公司要开拓房地产业务,需要一大笔难以进账的费用,因此,该公司的副总经理与财务总监则负责筹办网络公司,报销开拓房地产所需要的招待费用、公关费用等,甚至以该网络公司为上述实业公司提供合作的形式,让“灰色”费用能够名正言顺地支出。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广州城中村的房源减少 房租升价陷阱多
下一篇:楼市崩盘拖累经济 “鬼城”被逼重走“煤”路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