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市场来看,商业地产由于不受限购、限贷等政策影响,从去年年末到今年上半年,商铺、写字楼、公寓等类型商业地产都比较火热。面对商业地产投资热潮,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商铺投资的火爆,经常是一铺难求,但实际上目前租金回报率并不高,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机遇伴风险不宜盲目更风。
受国家对房产市场持续多年的宏观调控,使住宅地产越来越难做,住宅地产投资前景不明。但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又似乎进一步使人们看到了商业地产的“无限商机”,众多开发商争相涉足、纷沓而至、盲目转投商业地产,甚至连非房地产行业的家电企业都纷纷进军商业地产,一时间,商业地产红遍大江南北,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房地产下一个竞争激烈的“角力场”也将逐渐转向商业地产。
在很多城市发现,许多企业包括大型国企,都在国内很多城市圈地,占多用少,甚至占而不用,坐等升值,转手再增值。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商业地产需要理性,适合城市发展并切实可行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成关键。
以城市综合体为例,商业地产投资开发过热现象并非仅存在于一线城市及各大热点城市。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此前发布报告称,珠海、海口、银川、西宁四个三线城市商业建筑面积今年增幅将高达83.9%。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城市动不动也搞数十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值得反问的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开发几十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能“养活”吗?我们的开发商有没有统计过,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是多少?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够不够“养活”所开发的商业面积?
商业地产领域投资开发过热隐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贪大求全,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业态雷同、简单复制,把一个相同的东西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不能应地制宜地进行商业规划,忽视项目地的“商业基因”,从而遗失历史商脉商气;建筑缺少地域特色,丧失“城市记忆”且与业态和运营模式的匹配度不够;缺少科学的投融资规划,无法保障项目按节奏顺利开发运营。
在发展总部经济时,要遏制投机资本过度进入商业地产。在很多城市发现,许多企业包括大型国企,都在国内很多城市圈地,占多用少,甚至占而不用,坐等升值,转手再增值。一些开发商想开发商业地产,但没有做很好的政策设计和内部机制设计,项目出来后,只要你想买他就卖,层层转手,最终造成价格很高,谁也入驻不起。这样就会导致泡沫地产的出现。
我们知道,商业地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住宅地产。一方面,它的成败包含了众多因素:行业背景、区位环境、城市发展、竞争对手等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选址不佳、规模不当、业态不准、管理运营不善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总体发展。商业地产和实体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它不能脱离消费群体,因此商业地产也不是很容易产生泡沫。但也不能大意,因为商业地产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产生泡沫。商业地产的黄金时代依然存在,但如果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上涨,恐怕会接近尾声。
另一方面,在看似利润丰厚的表象下,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商铺投资的火爆,经常是一铺难求,但实际上目前租金回报率并不高,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机遇伴风险不宜盲目更风。
鉴于此,提醒投资者,机遇伴风险不宜盲目更风。
上一篇:分析称不动产登记可反腐 应对官员“以人查房”
下一篇:阴阳合同可避20%个税 国家个税调控或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