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是广大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难事之一。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的指示精神,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据了解,今年10月底前,我市将开工建设7.3万套保障性住房,全年新增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竣工1万套。
保障房建筑质量整体提升
保证质量,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我市各承建单位采取多种先进工艺和环保技术,使保障房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如我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龙华安居保障房项目,就是国内首个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居住区。它位于宝安区龙华拓展区,紧临深圳北站,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拟建住宅1.1万套。也是第一个采用代建总承包制的保障房建设项目,由3家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承建。
“五一”假期,记者在龙华安居保障房项目建设工地看到,数百名工人在施工岗位上挥汗如雨。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正在施工的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项目工地,发现项目主体大部分已建到3到5层。由万科公司负责建的保障房项目建筑面积达21.5万平方米,分4个标段,共有6栋,4000余套,楼层26至28层高。
在4号标段,巨大的塔吊正把一个装好门窗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往5楼吊装,数十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现场紧张作业。“这是工业化PC预制外墙,楼体所有外墙将全部组装而成。”项目经理段计先介绍说,万科公司首次在国内规模化使用这一新的建筑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浇铸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节能环保,同时还具防渗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这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该地块项目是我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筑工业化率将达到10%,采用“内浇外挂”技术建设,外墙、阳台、走廊、楼梯均为预制混凝土,房屋建筑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我市未来5年将再建保障性住房24万套
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保证数量,是深圳的又一个重要指标。据了解,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共建设各类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约27万套,户籍人口住房自有率达76%,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平方米。据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我市计划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主要分布在龙华、平湖、龙岗、梅林、益田、前海、蛇口等地,
去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和《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决定》,对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把住房保障对象从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大到广大户籍“夹心层”和各类人才,把住房保障重点转向各类各层次人才,进一步扩大了住房保障的范围。同时,除原有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传统实物保障方式外,我市还提出了安居型商品房的保障方式。
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10月底前开工建设7.3万套保障性住房,全年新增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竣工1万套。同时,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户籍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各类人才按计划进行保障。
上一篇:4月新房成交环比降3成 深圳楼市回暖是假象?
下一篇:购房者还需谨慎出手 上海楼市成交呈"破冰"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