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是目前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最好的民心工程。保障房质量,关系千家万户,牵动各级政府。时间再紧,任务再重,资金再缺,建筑质量也不能打折扣。今年11月底前,全国必须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规模超过历年。在一些地方,由于工期赶、造价低、监管难,保障房质量问题频发。
“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这是中央对保障房质量责任的明确要求。
6月19日,河北石家庄高华家园廉租房建设现场。下午3时开始,装满混凝土的搅拌车,缓缓驶入工地,停靠在1号楼地泵前。地泵将混凝土打压到24层,进行剪力墙浇筑。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1时。
“责任重大,我们的神经每天绷得紧紧的。”监理单位的旁站监理鲍子航成了挑毛病的专业户。在施工现场,像他这样的监理无处不在。他们紧盯着作业面,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有无钢筋和管线位移现象,构件有无露筋、涨模、漏洞等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发现问题,立马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
放眼望去,工地整洁干净,钢材有序摆放。施工方专职质量巡检员仝英林说:“工地内场要做到平整干净、排水畅通,我们都有专人管理。”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市里来的核查督导组,成员包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战京能、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书记李勇侠等人。聊起建材标准,李勇侠说:“我们要求,对每种材料的选择,考察范围不得少于3个品牌。不是高资质厂家,不是名牌产品,坚决不让用”。
然而,有些地方的保障房质量让人忧心。今年一季度,广西住建厅督查通报称,全区部分保障性住房存在施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质保资料缺失、管理人员缺席的现象。广西上思一廉租住宅楼工程,使用违规的“瘦身钢筋”,重量偏差达-40%。即使在保障房进度、质量相对较好的河北,也不是高枕无忧。
5月24日至6月2日,河北省住建厅对全省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在检查的66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71个单位工程中,共有11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和监理企业被通报批评。其中,7个工程的建设手续不齐全,占检查工程的10%。
“短时间内集中建设如此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坦言。他认为,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近期曝光的一些质量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涉及面广、公益性强、社会影响大。事实上,保障房质量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监管和处罚的重点,但为何今年保障房质量问题频发,症结在哪里?
赶工期。保障房建设任务空前繁重,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项目手续不全就开工,“边开工边办手续”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时间仓促,施工、监理、建材等企业的招投标流程也有所弱化,从而忽视了对建设质量的监管,造成质量问题频发。
上一篇:楼盘促销别出心裁"买婚房送新娘 点她送嫁妆"
下一篇:河北对保障房建设、申请准入等方面出台了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