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日前公布的《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不少条例对市民而言都是增强居住舒适度的新规。但对开发商来说,则将面临更多新挑战。
《规定》要求,珠江两岸一线建筑不再形成屏风状,以免影响两岸对流、遮蔽景观。
加宽楼间距
优点:楼宇间的透气性增强
难点:超高层建筑增加成本,间接推高楼价
《规定》要求,将分类提高居住建筑的间距标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人居生活环境。例如,旧城区居住建筑基本间距标准在原来密度1区0.7H(注:H为建筑的高度)的基础上提高到了0.8H,其他地区在原来密度2区1.0H的基础上提高到了1.1H。
一直以来,广州给人的感觉都是楼距比较密,在老城区以及城中村更是随处可见“握手楼”,就连近十年新崛起的珠江新城,也是建筑物密密麻麻,据称其楼宇间的间距也大多只有0.7H。如今,《规定》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间距的增加,无疑将利于建筑物之间透气性的增强,同时,也就彻底杜绝了“握手楼”的再诞生。
楼间距宽阔了,对市民而言,居住的舒适度显然将得以提高,但对于《规定》下的新建项目而言,为了不减少使用面积,也只能是朝高空发展了。
增加住宅车位比
优点:缓解小区停车难
难点:施工难度及开发成本双增
《规定》要求,小区住宅的停车配建标准应根据住宅类型、所处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每1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应当配建1.2~1.8个停车位。这意味着新建房有望实现每户至少拥有一个车位。
《规定》的出台,就意味着未来开发的房屋至少能保证每户都有一个停车位,这与目前动辄车位比在3:1~5:1的车位紧缺现状相比,显然能让买家少了后顾之忧。
但此规定对房企而言,却又是一个新的考验。因为按照100平方米就要配备一个停车位的要求,就意味着必须提高住宅建造成本,从而令房价可能更高。由于地面没有可供开发的潜力,高层住宅若要按要求严格实施的话,就等于要挖负4层甚至是更多的车位,这不仅成本要增加两成以上,而且施工的难度也有所加大,预计工期也要延长半年左右。
裙楼不设菜市场超市
优点:楼上住户不再受油烟、气味及噪音干扰
缺点:日常消费便利受影响
《规定》明确,居住用地内公共服务设施宜独立设置。经批准在住宅楼内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除规划确定的街区外,不得设置商业用房。对此,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是:“以后住宅区出现裙楼的机会比较小,而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市政服务、警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对地独立设置,独立成栋,不再‘藏’在楼里。”
对楼上的业主而言,一旦设立了此规定,居住的舒适度显然明显得以提高。但俗话说“针无两头利”,裙楼若没了菜市场、没了小吃店、洗衣铺、超市等,对于享惯了家门口便利的业主而言,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毕竟,这样一来,就算要买包盐也要跑上一段路了。
上一篇:北京:热销楼盘最高月涨千元 刚需客加速入市
下一篇:督查组将摸查广州楼市 市场风险仍是监管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