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通过调控下调房价为国策,充分表明中央决策层高度团结,誓与地产利益群体一决高下,誓将畸高房价降下,让民众能以合理的房价实现安居梦。
那么,决策层为何明确下调房价是坚定的国家政策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原因:
一、畸高房价令大多数民众买不起房,却有大量房屋囤积在炒家手里,导致各地怨声载道。房改以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寄予了厚望,希望房子也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化来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乎,政府对房地产业极尽所能进行大力扶持: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用金延期支付、给予房地产项目极低的资本金比例等。
所有这些扶持政策令房产商得以顺利地以小博大,得以快速的发展并聚拢超额财富,与此同时,中国房价也被数度推高。实践来看,目前以开发商所主导的商品房市场绝难满足民众的普遍需求,各地民众对于高房价的抱怨和痛恨越来越强烈。
二、畸高房价激发的社会矛盾已接近临界点,政府若不及时出手痛击高房价,必将爆发出更恶劣的群体事件、政治事件,将危及政权。畸高房价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畸高房价,各地拆迁致死、伤、残频现,因征地导致的恶性群体事件频发,普通民众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惜以自焚得极端方式相对抗。
由于畸高房价,一个年轻有为的监狱管教民警落入犯罪开发商的圈套而知法犯法;由于畸高房价,很多地方官员沦为地产商的俘虏。所有这些,都表明畸高房价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三、畸高房价抽干了中产阶层的积蓄,透支了至少数十年的社会主流消费能力。中产阶层对社会的发展往往能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在中国,由于房价的疯涨,可以说一套房子就消灭一个中产家庭,中国的中产阶层大多将自己的财富转化成房子。中国的中产阶层收入大致为,东北地区10万元、边疆地区6万元、北京上海30万元。在这些地区,大多数中产家庭要花10到20年时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因而,可以说中国房产的发展扼杀了大批中产阶层。
四、畸高房价加剧社会分配不均,拉大贫富差距。买卖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但现在由于房价畸高,但又是民生必需品,老百姓买房子是无奈的“非等价交换”,我们常常看到祖孙三辈人的积蓄拿出来支付付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早期西方殖民者用玻璃制品和美洲土著人换取黄金和珠宝,实际是赤裸裸的掠夺。
现在的地产利益集团用虚高的房价换取老百姓的血汗,何尝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而不同的是西方殖民者利用的是他们领先的科技,而地产利益集团利用的是我们的制度缺陷和他们手中的权势,所以更加无耻!
五、畸高房价导致大部分社会资金被房地产占用(闲置),实体经济发展严重缺血。商品房的疯狂发展导致严重的挤出效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费的挤出。老百姓购房之后,只有省吃俭用,握紧钱袋,日常开支大幅缩减,从而抑制了消费,收紧了内需。国内厂商只能更多地依赖出口。这样就抑制了房地产外其它行业的反展,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引发外汇储备激增,对冲的流动性泛滥。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二是投资的挤出。高额的房价,以及其所引发的通货膨胀,使产业资本投资其它产业收益率下降,风险加大,就会迫使这些产业资本投向利润高,技术门槛低的房地产业,或者直接将资本投入楼市,造成更大的泡沫。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挤出,恶性循环,中国其它产业的竞争能力将下降,中国最终沦落为一个“房地产国家”。其表现是产业空洞化,实体经济发展严重缺血,国内企业大量倒闭,工业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而全中国只剩下一堆钢筋水泥的房子。
六、畸高房价令官员腐败日益严重。几乎每个贪官都与房地产领域腐败有关。一批批与土地案件、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联的省市级干部相继落马,重量级高官陈良宇、李金宝、刘志华、王武龙、李宝金、杜世成等即是如此。房地产腐败高发的重要原因,首先与房地产领域的制度缺陷有关;其次是惩罚机制的缺位。在很多情况下,开发商寻租于主管部门,部门就能基本上满足开发商的要求;贪官用权力托市,与开发商一拍即合,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法开发商达到目的,腐败分子也得到好处。因而可以说,房产行业的发展,助推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七、畸高房价令年轻人不思进取。“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但是我们的年轻人是怎样一种生存现状呢?大学一毕业就背上了承重的心里包袱――要赚钱付房子的首付款。找到一个工作,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工作。但痛苦地发现工资的增长永远赶不上房价。最后只好厚起脸皮向父母要钱。
上一篇:吴其伦:开发商是否会亏本成为各方焦点
下一篇:刘元春:房价基本回落数据将以跌破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