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多的房地产调控,全国楼市成交量持续低迷,房价下降的效果也已经逐渐显现。龙年春节,各地楼市成交纷纷出现量价同比下降的景象。而随着楼市的惨淡开局,购房者也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是否可以出手买房了?2012年,何时才是最合适“抄底”的买房时机?那么,在房价回归理性的过程中,不论你有房没房,买不买房,这里给买房人一些忠告,以便我们从容面对。
一、有能力就买,没能力可以租,租房同样可以安居。
二、蚁居、蜗居都是居小编点评:房子的主要目的就是住,只要能住下,怎么都好。既然“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索性过过“游牧”生活。
三、“经适房”、商品房都是房,“海鲜好、满头饱”谁都知道。
四、都说鞋子大小脚最清楚,房子大小自己清楚。
五、房价再涨,让它涨去。
六、人心是欲,房子是壑。清心寡欲,自得其乐。
七、“房奴”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有点像滑稽剧。
八、“居者有其屋”强调的是居,不是买,更不是投资!
九、房子不是日用品,不用人人买。
十、“房事”是社会问题,但归根结底是个人的私事。不要相信任何人“上半年买股,下半年买房”的预测。
十一、“多方”看涨、“空方”看跌,本无可厚非。
十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十三、买房子一定要淡定!
十四、房子能投资,就会有风险。
十五、“活着一张床,死了一平方”。
十六、不能买地王身边的成品房。
原因之一,地王出现让存量地存量房重新评估,以新价房换价来获得更高的售价;
原因之二,地王旁边的房子会因为地王的出现,重新定位,带动豪宅类似的档次提升,但实质并没有提升,价格反而上去了;
原因之三,地王出现后区域品质档次提升后,成品房装修标准水涨船高,其中装修成本部分最易贬值;
原因之四,地王的出现与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有关联,开发商出手重的区域都是城市的中心或交通要地,前景与钱景相互作用后才产生必欲得之而后快的地王,而毗邻楼盘会将该地王产生的诸多背景转化为涨价基因,从而将未来透支到房价中;
原因之五,地王往往与规模与配套挂钩,周边楼盘极可能将该地王可能的配套纳入考虑范围而计价。
十七、轨道旁边的公寓房率先降价。
为什么轨道旁边的公寓房容易受损而其他象高档商品房与中低密度的住区不易贬值呢?主要是因为轨道因素带动房价上涨没有地王的影响那么大而明显,相反,轨道旁边的公寓房往往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开发,而公寓形式集中为一些有实力的大开发商所为,建筑细部与产品品质的提升带来出售价提高,实际这些提升房价的因素在房价普跌环境下,品质与细部差异被剥离,剩余的就是地段价值,而轨道交通能否提升地段价值还依赖于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以及旗舰商业是否引进,未知数比较多,故贬损容易。
十八、不能买高房价时期的高层塔楼。
产生于高房价时期的塔楼则类似建筑垃圾,完全是为了稀释楼面成本与提高利润所为,并不是开发商基于用地效率以及提高集约程度所做出的。
而在房价剧涨时期,房子的投资功能被无限夸大而其品质内涵与其他与升值相关的因素没有被投资者所考虑或考虑不全,由此决定在房价普跌时期这些房子面临出手难而宜居性差,出手完全受制于价格因素等不利方面,从而导致这类房子易出现贬值或相对性贬值。
十九、投资性公寓。
这是指违规销售的一类产权式物业,基于高房价,开发商对这类产品均开出了较丰厚的回报,用以带动房子销售。现在看来,投资人是赚了,开发商是赚了,但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房价会随着地价上涨或地段而升值,一旦出现普跌的情形,投资回报从哪儿来?
商业入驻者可以放弃装修与前期形象费用选择退出,但承诺与投资人的现实回报的基本信托却成了空中楼阁,自然受损面相当大。
二十、一线城市郊区房领“跌”。
既然是回归理性,那些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楼盘势必会最先遭到纠正,一线城市郊区房正是其中最明显的代表。
二十一、二手房大户型先“摔”。
二手房中的大户型房会率先降价,在历次房产调控中大户型受的影响都很大。有能力购置大户型的置业者一般都是改善型需求,而在此次楼市调控中,改善型需求倍受打击。
楼市依然在博弈,然而一旦降价潮水真正澎湃而来,优胜劣汰的铁律下,估计会沿着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郊区到中心区,二手房到新房,大户型到中小户型的路线蔓延。
上一篇:置业买房三大纠结 市场专家为你解忧
下一篇:五大标准看房子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