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民调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稳压器”作用。该街道北社区居民张某早年丧夫,因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住院治疗。其三个儿子为医药费及老人的抚养产生了分歧,引发纠纷。道北社区调解员在走访邻居详细了解情况后,分别找老人的三个儿子多次调解,从法律、道德等各个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人的三个儿子终于自愿达成协议,三兄弟共同承担老人医疗费、护理费及赡养费。截至目前,街道调委会和社区调委会成功调解了388起纠纷,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分别达95%以上。
三是抓好帮教工作。该街道累计有“两劳”释放人员71人。街道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帮教安置工作真正到位到人,让帮教对象政治上有温暖,生活上有出路,行动上有方向,学习上有目标。
三、有效增强党对社会生态链末端的组织领导能力,激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好群众工作,在社区管理服务中让党组织当堡垒、党员当先锋。该街道党工委通过居民推荐并设立8名监督员、4名纪检员对街道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聘了4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给社区工作注入新活力。大学生“村官”利用街道文体站开展“居民电脑普及教育”、“居民早间健身操”等活动,受到居民的欢迎。
二是延伸了社区组织,设立了楼院小组。按照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网络、提高社区服务能力的要求,对社区楼院进行划片管理,全街道4个社区共划分了34个楼院小组,设立了楼院小组长,制定了《楼院小组管理细则》,明确了管理办法和工作职责。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的有关制度,形成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的较具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二是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活动,丰富了社区建设内容。社区建立了“和谐演唱队”、太极拳队等社区文艺自乐组织。围绕创建文明社区、提高居民素质这一主题,结合开展科技、法律、文体、卫生、消防、交通宣传“六进社区”活动,组织居民开展了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成为居民的共识。
三是积极整治社区居住环境。结合创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了以治理“乱摆摊、乱搭建、乱张贴”为内容的街容街貌整治活动。
该街道在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出资20多万元对菜市场进行了改造,使其达到“环境整洁、布局合理、灯光明亮、服务规范、食品安全、群众满意”的效果。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作为基本要求,让群众在参与社区管理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一篇:大同以“五大特色标志”彰显城市和谐幸福内涵
下一篇:大同市区屡现高空抛物 社会文明意识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