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浙商高价寻访徽派建筑 万户镇清古宅利润惊人(3)

2011-09-08  来源:未知  编辑:狄海霞

  “后面的组基本都是聘请过来的,他们拿的是工资。”余建新说,这个团队的核心是几个投资商,他们定下了收购古宅,让工人们修复后,然后再卖到浙江、江苏、深圳、北京等地。

  据余建新介绍,一套古宅的交易流程是:首先,他们在村里看中某套古宅,通过其队伍中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打听古宅是否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能否拆得动;接着,他们与古宅所有者开始商谈,确定价钱,一般先支付30%的定金,其余部分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这段时间就方便古宅所有者另寻买家;再接下来,如果有客商看中了他们买来的古宅,便商谈价格,签订协议后,预付50%定金,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负责拆卸、装车;最后,将货送到高速路上,与买家交接,并支付余下的50%费用,他们再拿这笔钱支付给古宅所有者余下70%的费用。一宗买卖就此全部结束,一般花费的时间在两个月左右。

  余建新透露,到现在,他们已经销售了十多套古宅,主要都是卖给浙江、深圳等地的商人。现在他们手上还有12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等着出售,“都是明清时期的房子,最少的也有200多年。”据余建新介绍,在整个都昌县,像他一样活跃在古建筑收购一线的从业人员,有几百人之多。他说,跟前几年比,现在热衷收购古宅的人少些了,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

  古宅保护尴尬凸显

  据介绍,古民居建筑在出售过程中,价格主要由收购商定,标准是看古民居的各种文物要素是否齐全而定。比如,是否有完整的木雕、砖雕或古雕,房屋的时间是否久远、有特色等。

  都昌县博物馆馆长魏金玲向记者表示,都昌与景德镇毗邻,老房子的徽派特点显著。不过由于都昌属于沿湖地带,1998年的大水冲了许多老房子,现在完整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只有100多幢,列入文物保护名录的有50幢左右,而正式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仅七八幢。

  魏金玲说,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屋内构件属于文物的古宅,都不得私自进行交易。但是这些古宅均属私有,如果户主硬要拆,文物保护部门也没有办法,无法对其进行处罚。

  “已列入文物保护行列的古建筑,破损也是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恐难以保存。”魏金玲说,但是,修复的费用捉襟见肘。目前,整个都昌县拨给古宅修复的经费只有1.5万元,均摊下来,每幢古宅的维修费用只有2000元,杯水车薪罢了。她表示,如果要对属于文物保护的古建筑进行修复,每幢年维修费用需要2万元左右。

  “如果政府再不加以重视并付诸行动的话,这一百多幢古建筑迟早要被外地商人买去,远离它的故土。”面对越来越多的古宅向江浙等地整体搬迁的现象,魏金玲忧心忡忡。

  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认为,异地拆迁对古建筑的价值是一种极大的破坏,遗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它的周边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古建筑一旦脱离了原有的文化环境,价值就将大打折扣。”

  王东林还呼吁,各地的古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富商们如果要拆古建筑,以体现自己有文化品味,首先要学会尊重文化。“戴上文化的帽子,并不一定就有文化品味。”他说。

  邓继光说,他在古宅中,看到了丰厚的利润价值。仅2011年上半年,他就从都昌本地以及婺源县、景德镇等地,收购了近十套古宅,然后将这些古宅卖给江浙和广东深圳的富商。“主要还是江浙商人买的多,我们收购来的古宅,最高卖过180万,普通的就是几十万的价格。”

  据了解,在过去几年中,都昌县南峰镇、芗溪乡、万户镇等地的古宅收购市场十分火热,而且,这样的买卖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在全国各地纷纷向城市化改造大步迈进时,被人遗忘的古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拆装出售、买卖迁移、异地重建,一个个围绕古宅的关键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二三线土地屡现流拍 凸显高地价下的土地僵局
下一篇:绿城地产业绩大幅缩水 楼盘降价梦想即将远行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