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遇阻难得房
开发商答应给两套房,张安房拒绝;市行政执法局来人调解,认为张难沟通,无功而返。不久,房地产公司带来新的补偿方案,给张家安置两套60平方米住宅房,免收差价10万元。张家人拒绝。随后,张家的朋友、单位领导、街道办主任陆续来张家做工作,张安房都婉言拒绝。
一位市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也去了张家,劝张安房,胳膊拧不过大腿,差不多就行了。张安房噌的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胳膊凭什么拧不过大腿?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我的私有财产,他们动不得。”谈话不欢而散。
回去后,该工作人员向上面汇报,张安房“一根筋”,思维太窄,设定在自己的圈子里跳不出来。听到不同意见时,反抗性特别强,难以沟通。张秀英,张安房的大姐,她回忆说,房地产公司的人开始绕开张安房,去找他的兄弟,他们找到四弟张宝元。张宝元下岗后,开了家狗肉馆,常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
开发商许诺,提供的两套房里,有一套是一楼带院子的,便于他们存放东西。与之交换的条件是,希望张宝元做通张家其他弟兄的工作,早点搬走。这期间,朝阳街上,一个又一个邻居与开发商达成协议搬了出去。
张安房跑去问,“拿到了几套房?”他们说,和房地产公司签了保密协议的,不能说。一位了解内幕的知情者告诉张安房,开发商并不在乎多给你一两套房,而在于他的让步要有价值。换句话说,被拆迁人是否找了关系,从中运作,让开发商不得不卖你一个面子。这就是没法拿到桌面讲的潜规则。
领导未能解决问题
2011年春天,蚌山区区委书记王长双来到张家。坐在虫蝇乱飞的树下,张安房对王长双说,房子的事儿先不谈,现在外面有传言,等房子拆了,要把我关到监狱里待几年。我怎么敢拆?王爱玲也在场。她回忆说,王书记当下拍胸脯,表示会保证张安房的安全,还许诺让行政执法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签字,保证张的人身安全。
几天后,张安房在街道办看到了王书记和各部门签字的保证书。张安房提出要把保证书拿回家。街道不同意,说是代为保管。“王书记说的话都不管用?”张安房怒了,头也不回地离开街道办。谈判又一次被搁置。
一位尚未安置的拆迁户一提起张安房的事儿,就皱起眉头。他也曾做过两年钉子户,但因母亲年迈,最终放弃抵抗,按照政策,他只分到一套房。他曾一度觉得张安房“特牛”,敢与政府和开发商叫板。如今,他开始埋怨张安房。他在外租房,曾有一年,搬了三次家,房东不愿意租的理由都是,他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
他现在只想,大家早点安置还原。他很担心,老母亲像张安房的父亲那样,等不到住新房的那天,这会让他遗憾终身。张安房的老父亲,在夏热冬寒的老屋内病逝;开发商的两栋安置房至今未建成,为此公司每年要支付十几万的安置费;拆迁户无法回迁,不断去政府上访。如今,随着张安房被抓,谈判再度搁置,究竟何时能破局,无人得知。
上一篇:三成“瘦身”钢筋席卷兰州建材市场形成利益链
下一篇:郑州市一建筑发生火灾 业主为抵制强拆而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