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限价令”在全国各地均有出现,例如上海、深圳、武汉、桂林、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均有楼盘在申报预售许可证时因为申报价格超标而不能按期取得预售许可证。
综合多地的情况来看,对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管控并非一刀切,而主要是以各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划分,各地政府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价位,会给予开发商一个指导价,如果开发商申报的预售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超过同区域内在售楼盘一定额度,则很难给予预售许可。这个额度的范围一般在5%~10%之间。
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杨红旭表示,早些时候,在一些城市,基本上开发商在进行申报预售许可证的时候,政府主管部门都会给他一个指导价,这个价格是可以浮动的。但是现在预售价格一旦申请之后,只能跌不能涨,这有助于在短期之内控制价格过快上涨。不过政府在干预开发商定价时,应该有个参考价,比如参考区域内最近的成交均价,可以这个均价之上允许浮动一定幅度等。
魏成即对记者表示,政府在价格控制上过度行政干预的做法,让精于升级产品的开发商失去了价格优势,卖不到预期中的价格,所以只能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随着新房源的集中入市,加上楼盘定价上的话语又丧失,无疑同质项目之间的竞争会加剧,不排除个别开发商为了取得销售业绩而采取低价策略。
“目前,开发商对价格仍然有自己的预期和判断,只是说在预期的房价水平上趋于理性,但并没有看到他们有明显的降价想法。”常峥说。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一些近郊区域,已然出现了楼价松动的迹象。在大兴黄村区域,近日,领海朗文世家新一期以1.7万元/平方米起价开盘,旭辉御府推出100套17600元/平方米起价的特价房,被业界解读为开发商已经进入明刀实枪的价格战中,而北京房价的下调也将从郊区开始蔓延。
但在常峥看来,开发商的这种行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降价,更多的是迫于限价、限购的无奈,而使用的一种吸引眼球的促销手段。
多数受访的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楼盘销售因受限购、限价等多重影响,价格目前保持稳定,但纵使如此,依然“没有降价的打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较之前“没有涨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情形相比,显然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发商在定价方面的考量和纠结心理将持续存在。
开发商难求的一纸证书,在现在看来,仍然是价格难以回落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天津引领教育地产“蓝印户口”纷纷进京争客源
下一篇:“智慧城市”首登石家庄邀您乐享生活智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