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老太原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几年前的长风街可以说是一片荒芜,除了几座形单影只的高楼之外什么都没有,而在长风街上比较像样的房地产项目也只有 “丽华苑”了。长风街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长风街再以南的 “小店”了,用人们的话说,小店就是个村儿。当时的很多人大多不愿意把房子买在南城,认为那边的环境不是很好,医疗、教育相对于北城来说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很多人还有这样的心理:省、市行政机构基本都在北城,北边才是太原的城市中心,杏花岭区、迎泽区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太原市。所以,买房一定要到这两个区——“太原市的市中心”。
伴随着大房地产开放商的进入,精装房、大红本、园林景观、相关配套设施的理念也被引入了进来。随着这些新鲜事物的引入,南城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正如一位市民向记者说道:“前几天在长风街上看了一个楼盘,就只有区区的两栋楼,地基都还没打,但是现在已经卖到了7000元/平方米。为什么会有这么贵呢?因为人家楼盘的销售人员说位于南面的楼盘都贵。南面是未来城市的商业中心,随着政府的不断支持,南城将来会越来越繁荣,当然了,房价也会越来越高。现在南城的房价都是五六千元以上的水平。”
太原北城:传统老城 浴火重生
如今相对于南城欣欣向荣的景象,北城要清淡很多。翻开太原市的楼市地图,除了富丽城、恒大名都、天朗美域等项目在开发外,基本上没有太多动作。相较南城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市场局面,北城要“低调得多”。如今的府西街、五一路、解放路虽说仍然是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但是在这车水马龙之外,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新建的楼盘、新建的商场、新改造的道路。
太原规划南城“大太原”为基调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在离单位近的地方已成为了 “过去式”。代之而来的是,生活要讲究品质,要住在风景怡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
但是由于太原北城是传统的城市中心,柳巷商业区、府西街等的发展现在已经接近了饱和。虽说在太原市的城市规划中把未来北城定位为闲适的生活区域,但是由于业已成型的许多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现状是:北城最集中的仍然是太原以前的低矮建筑,道路设施依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现在,在许多太原市民眼里,太原北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为什么不在北城开发项目?在北城开发项目究竟有什么难度?在问到这些问题时,许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向记者讲道:我们不是不想在北城开发项目,而是难度太大了。
北城与南城不同,已经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商业、住宅现在已接近饱和的状态。如果想在北城一个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拿地,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拆迁。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拆迁是一个最最头疼的。太原万达所处的位置是不错,但是拆迁却给万达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太原毕竟不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的一线城市,还有很多的土地是农田,而这些土地又大部分集中在了南城。所以说,相对于拿地、拆迁、再开发的北城来说,更多的房地产商愿意选择政府支持、不必过多拆迁的南城。南城的发展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是不是北城太原市就不重视它的发展了呢?就此,记者询问了太原市规划展示大厅的相关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早在2007年,太原市就出台了整个城市的规划,整个规划以南北城同时发展、适度加强南城的“大太原”为基调。随着规划的出台,各项市政配套也被提了出来。
南城规划 以新建为主
在太原市的规划中,长风新区被提到了首要的位置。长风新区位于太原市中心区西南,濒临汾河,规划范围北起长风西街,南至南中环街,东临滨河西路,西至新晋祠路,面积约2.54平方公里,这是我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区域,分为会展商务、文化艺术博览、市政中心以及商务办公四个功能区。
其次为汾东新区。汾东新区是中心城区外城市南部重点建设的新区,东起武宿机场,西至汾河,北起风峪沟、高速环,南至北格、刘家堡,规划面积约 80平方公里,是未来重点产业的集聚区。这里将依托小店镇的基础设施、经济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教育园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及武宿机场、太中银铁路和208 国道便利的交通条件,建成南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区、新型综合区。该区的行政商务中心区沿大运路布置,与汾河西岸的晋阳历史古城呼应。区内的轨道交通自北向南沿大运路下面穿过,向西与晋阳新区连接,形成两横一纵的快速路,五纵五横的主干路。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在太原市的城市规划中,南城的相关市政配套主要以新建为主。
上一篇:地产业银行账户呈增长态势 傲居全国领先水平
下一篇:楼市竞争加剧致太原高端楼盘集中给力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