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对于分类调控的说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晓林表示赞同:“北上广深地区房价平稳,新增人口特别多,所以房价短时内下不来。而与一线城市不同的是,二三线城市房价有降低的趋势,尤其是二手房价格。”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泓铭表示,国内房价地区差异不同,需要分类对待,同时坚持宏观调控。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也表示要分类调控,告别一刀切。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房价涨幅大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调控仍从紧。对于供大于求、房价涨幅小的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维持现状。对于严重供大于求,房价止涨或下跌的,可以适度放松政策。
对于地产市场趋势的预测,业内人士的看法偏向乐观。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微博]说:“我想今年还是比较稳定的趋势。房价是稳定的,增量也是稳定的,我估计有7%到9%左右的增速,应该是这样一个幅度。”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微博]明确表示,受到人口结构、城镇化、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管是今年,还是短期之内的三五年,还是中期的十年左右,发展趋势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房价不会下跌。泰禾集团(8.38, 0.07, 0.84%)董事长黄其森也认为,房地产地位不会动摇,调控政策可进一步微调;“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特别百姓对改善的需求尤其强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稻葵[微博]表示,如果以20年为大周期的话,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在转换,像过去20年的迅猛增长的时代恐怕已经过去,但也不会崩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尽管2013年是房地产市场近十年来的第三个高增长年份,但这种增长速度是很难持续的,一定会伴随经济增速下台阶而放缓,但不会大跌。
对于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小产权房的治理等话题,相关专家及业内人士也纷纷建言献策。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核心,“三个1亿人”目标将极大地改变我国城镇格局与城乡面貌;在保障房建设领域会运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伍中信认为,建在耕地上的小产权房要坚决打击,不能假借土地流转之名搞房地产开发建设;建在原来宅基地上的小产权房可以考虑合法化,流转的土地要按照规划不能随意用于非农建设,不能占用耕地。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讲,现阶段仍然坚持调控,坚持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其实是在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做铺垫。链家地产[微博]市场研究部认为,从2013年开始,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点已经开启,未来这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方向,土地流转率的提高对房地产行业是一种长期利好。“中国现在主要问题是在房地产领域投资太多,占GDP的比重13%左右,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差不多1/4以上。这在世界其他国家即便不能说没有也是极为罕见的。因而,房地产投资的主要问题是个资源配置问题,而不一定是房地产泡沫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把大量资源用于房地产,就需要大建钢厂、水泥厂和平板玻璃企业,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就意味着投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消费领域的资源严重短缺。我们应该把钱用在改善民生(这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建设社会住房)、改善教育、减少贫困差距、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而不是用在盖超出中国经济增长水平所能支撑的豪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