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找优惠?就上0352房网![登录] [注册]

天籁之都丽江迎来房地产业的特色发展高峰期

2011-09-16  来源:未知  编辑:乔铭

  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哈姆雷特!在云雾环绕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面前,丽江人觉得平常无奇,但外地游客却为之倾倒!

  软绵绵的阳光下,丽江大研古城游人如织。这里的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去年来是这样,2011年还是这样,那么多穿红戴绿的游人,那么清澈的渠水以及绿莹莹的水草上穿梭的鱼群。景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游人的面孔而已。

  这座让无数人去了还想来的小城,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人在此安居乐业。由此引发的人口大量聚集也为此处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轮繁荣发展的高潮。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丽江,这个原本只有四方街那一点点地盘的小城镇,已然演变成为一座人口聚集的中型城市。

  据了解,丽江房地产业的起步始于1998年,当年,丽江第一个商品住宅小区园丁小区建成。2003年撤地设市以来,丽江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5年后,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亿元。

  丽江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0~2010年这10年间,全市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年均上涨10%左右,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基本持平。2000年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为975元/平方米,到2010年底,价格为2731元/平方米。

  丽江房地产信息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丽江市包括古城区、玉龙县的在售楼盘约68个,平均售价在3000~4000多元/平方米不等。

  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如今的丽江拥有着相互平行且相安无事的两个市场:卖给本地人、均价仅4000元/平方米上下的普通商品房;以及卖给外地人、均价几万元/平方米的旅游度假别墅。

  商品房——本地人的房子

  “在丽江有两种房子,一种是卖给本地人的,另一种是卖给外地人的。”

  “丽江的原住民大多至少有两套以上的房子。”在丽江某银行上班的李女士说,“大部分单位都有集资建房,使得工薪家庭起码有两套房子。”

  没错,就在贯穿丽江南北的主干道香格里拉北段,沿途坐落着银行、法院、邮政等多个单位的集资房,这些房子多数在2000年之后建成,全部为富有丽江民居特色的“庭院式”。

  机场高速一进城,首先路过的是玉龙新县城,在这里,大路两边排列着众多正在建设的楼盘,绝大部分都还处于土建阶段,看不出外墙的造型。

  “房价还是贵的呢!”本地人小和(化名),来自丽江下面一个农村。经过几年打拼后攒了一笔“老婆本”,在2008年买下了现在这套80平方米的房子。“原来是想买大一点的,当时就缺两万块首期,只好买了这么一套。”当老婆抱怨他没能买下一套大房子时,他满脸通红。

  但在丽江,小和这种为房子发愁的本地人,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现在还在买房子以及准备买房子的大军中,绝大部分是从外地新进入丽江的居民,被称为“新丽江人”。

  由于丽江多年前就叫停了独栋别墅的开发,使得近年来商品房市场上流通的项目逐渐由多层洋房所主导,原来那些单位修建的“庭院式”房产价格一跃而起,由5年前的五六十万一栋涨到现在的一两百万一栋。

  例如花马溪谷别墅,目前的二手房售价就高达18000元/平方米。“主要是今年涨得特别快。”在丽江目前售价最高的二手别墅丽江花马溪谷内,物业工作人员透露:该项目2009年开卖时才每平方米四五千元,去年也就到了8000多元/平方米,2011年业主放盘价就直接飙到了18000元/平方米。如今她从开发商处获得的信息显示,预计年底开盘的花马溪谷二期的定价至少20000元/平方米。

  虽然丽江的新建商品房数量每年都上涨,但依然难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2011年元旦期间,一家四川开发商在丽江开发的小高层洋房公开认筹,尽管项目刚刚破土动工,但6万元一个的“房号”遭到哄抢,许多人不得不找关系、走后门。“有浙江人一次性买下一个单元的,全部抱着现金过来。”某个小区的销售人员在回忆起开盘当天的场景时,依旧激动不已。

  “丽江的房子得涨到8000元/平方米,不相信你过几年来看!”这就是当地开发商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从攀枝花修往丽江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到四川很多城市的距离将大大缩短,他们也知道丽江机场即将开通国际航线,丽江火车站会成为其他省份进入西藏的一个中转站!

(责任编辑:0352房网)

上一篇:温总理“三个不能”告诫房地产调控“不松劲”
下一篇:保障房成为地产商解决资金严重紧缩的制胜法宝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9-2013 0352fang.com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0352房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0352-7952202  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