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初,上海推出房屋“限购令”,将外地人的限购门槛设置为“连续两年的纳税和社保缴纳”证明,成为除北京外全国最严厉的限购政策。同时,重庆则启动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以公租房为主),覆盖面积甚大。
尽管2011年年末上海、重庆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均实现持续数月的环比下跌,但其原因普遍被归功于“限购令”和保障房建设的效果,而非范围有限的房产税试点。在此期间,重庆上海两地政府部门甚少公布试点情况,但外界对试点的效果、征税额度等,却自有一番考量。
自2011年1月28日在上海和重庆推行以来,我国房产税试点终于迎来了“周年考”。但在外界看来,试点总结出的产权确定、征税标准、征收方案等技术基础将可能作为未来推广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2012年房产税的试点范围很可能继续扩大。
按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的分析,由于征税范围较小,税率不高,一年来,两地实际征收的房产税最多不过几亿元,“不会超过10亿元”,对当地的财政收入和房地产调控的贡献甚微。
据悉,由于涉及房屋确权、填表、报税等程序,房产税的缴纳多集中在2011年年末,上海甚至出现拖延至春节后的现象。因此,实际征收数额可能尚在统计之中。杨红旭认为,按照试点的征税范围和税率,两地的税额加起来也不过数亿元,“不会超过10亿元”。
对于房产税的征收数额,上海、重庆官方甚少公开。2011年1月重庆方面预计,重庆在开征房产税的第一年预期可征得2亿元左右的税收,将全部投入公租房建设。杨红旭向记者表示,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外界很难对房产税征收额进行精确的测算。
但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何志明2011年曾表示,房产税征收后10个月,重庆主城区应税住房8563套,征收率在99%以上,征收金额超过9000万元,与预期相差甚远。而上海方面一直没有公布房产税的征收数额。
如此规模的房产税收入,能否对地方财政和房地产调控带来帮助?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9.8亿元,同比增长19.4%;同期,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900亿元,增幅超过40%。相比而言,两地不超过10亿元的房产税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甚微。
上一篇:北京出台四大保障房审核标准完善相关运行机制
下一篇:财政税务两部委联合启动技术基础支撑试点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