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最近3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建设用地供应规模,且呈逐年增加之势。在房地产用地方面,这种态势尤其明显。按照国土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落实住房用地计划13.59万公顷,同比增加7.6%。
其中,商品住房用地计划落实10.5万公顷,超过前两年年均实际供应量(8.17万公顷)28.5%;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三类”住房用地实际落实10.88万公顷,占全年住房用地实际落实总量的80.04%,完成了“不低于70%”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末,全国共落实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4.81万公顷,比最初测算的需求高出0.63万公顷。
尽管近年土地供应数据一直大幅递增,但与年初制定的计划相比,仍然相去甚远,去年的完成率就不足七成。窦敬丽对此表示,供地计划属于指导性计划,目的是为了“引导市场预期”。供地计划完成率低的原因,除计划编制过大外,还在于去年下半年土地市场低迷,土地流标流拍率高,影响了企业的拿地热情。此外,《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拖慢了征地进度,进而影响到供地计划的落实。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将继续保持较大的建设规模,今年的房地产用地供应规模也将继续维持高位。国土部提出要求,2012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总量的70%。保障房供地计划需要单列,并在3月底前上传报部。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导致地价的进一步下滑。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连续3个季度回调,住宅平均地价环比增幅已跌落至0。无论国土部所说的“引导市场预期”的目的是否达到,持续放量供地,事实上已经导致了住房潜在库存的大量积压。
根据窦敬丽的说法,当前我国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面积约为40多万公顷,约为前3年房地产用地平均供应量的3.4倍。有业内人士估算,这部分相当于上海市区域面积(约63.4万公顷,上海市政府官网2009年末数据)的一半以上土地,其形成的房屋供应可足够未来10年的市场消化。窦敬丽表示,在上述天量的“未竣工”土地中,绝大部分已经进入动工周期,只有很少部分属于拿地已满两年,却因“非政府、非合法因素”而闲置的。
上一篇:“学区房”再度受青睐学校周边房产升值潜力大
下一篇:上海持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旧政新解提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