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各地楼市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尽管部分房企放低身段,尽量优惠促销,但银十楼市表现依然开局遇冷。十一黄金周国内各大景区人气暴涨,相对于楼市来说,远远未出现如同景区的火爆场景,平淡收场是楼市最直接的表现,不过各大楼盘开发商仍在为跑量进行博弈,推出系列优惠促销或者暖场活动,为“银十”后市做准备。
和景点商场人气火爆的状况不同,刚刚过去的史上最长黄金周,全国楼市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火爆状态,反而遭遇了寒流。从成交数据来看,假期楼市的销售比节前更清淡。上海成交量大幅下滑六成多、北京网签量创下4年来最低、海南各地楼盘售楼处门庭冷清……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不少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延续着9月以来的“休假”状态。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签约874套,为近4年来同期最低网签量。全国54个城市在黄金周的前7天合计签约约1.6万套,环比降幅为70%。而9月间,54个城市中有约半数城市成交量有不同程度下降。有200多家房企和中介机构亮相上海“十一”房展会,但有“真正优惠”的项目不到30个,看房者观望氛围浓重。国庆长假的前7天,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74万平方米,环比下滑66.62%。
有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以后,受以价换量、信贷政策松动等因素影响,刚性需求大量入市,使市场明显升温。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要城市住宅成交量创下近三年新高。房企资金压力开始缓解,降价动力随之减弱,反过来又影响了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为遏制可能出现的升温态势,10月到来之前,住建部“适时”表示,将对执行调控政策不力、放松调控政策造成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实行问责。此外,房产税扩容的预期也有所增强。“这些政策面上的"信号气球",直接影响市场。”上海永庆房屋总经理陈史翎说,短期内房企难有涨价底气,而购房者对市场的期望值也大大降低,短期内也难有起色,处于“谷底徘徊”阶段。
与楼市的不温不火迥然不同,近期土地市场的活跃态势十分明显。一份针对13个重点城市的统计显示,9月土地市场的成交环比超过30%。从挂牌情况看,10月将继续新一轮的土地“盛宴”。10月8日,万科在土地市场再度出手,通过招拍挂方式以6.5亿元斩获广东佛山一地块。7月以来,万科明显加快“抢地”节奏,曾在6天内斥资68.9亿元,连拿四块地。国土资源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落实4.72万公顷,不到年度计划三成,个别城市更是不到10%。不难理解,为缓解地方财力紧张、增加后市住宅供应,近期各地“扎堆”推地在情理之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土地的回暖易转变为楼市反弹的“先声”,接下来应对个别高价地块密切监控,防止个别“地王”冒头助涨楼市预期。
多家商业银行日前确认,将取消对首套房贷8.5折的利率优惠;对二套房贷的利率也可能进一步上浮。银行临近年底的“紧贷”如期而至,对房价走势也将产生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等业内人士分析,在调控持续、房贷收紧、库存居高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四季度房价不具备大幅反弹条件,“房价趋稳是大概率事件”。“场外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提醒,8月份CPI抬头、美国新的量化宽松出笼、流动性扩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房价带来助涨效应。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说,针对“金九银十”的清淡,不排除有个别地方对限购“局部放松”。
在市场低迷背景下,政府出让闲置用地的行为可以有效解决土地库存问题,而开发商拿地也是为其良性发展铺路,为其补充货源的行为具有延续性意义,将拿地这一单一动作放大化难避断章取义之嫌。随着限购、差别性信贷、保障房建设和房价问责制四箭齐发,房价大幅上涨萌芽将会被扼杀在摇篮。随着时间推移,开发商又将推出何种策略,政策将会发生怎样变动,楼市又将走向何方,这类不确定因素也将增添楼市大戏的精彩份额。
上一篇:兰州九月房价平稳回升 十月楼市交易冷清
下一篇:楼市“以价换量”的时代已过 十月房价或将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