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无绝期”,市场状况真的很糟糕么?不过,有争议的是政策,没争议的是转型。
不断升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让房企间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进入短期行政干预与中长期经济政策储备调控的阶段。舆论普遍认为,面对销售与资金的双重压力,市场和企业正酝酿着新的变数。
但也许是因为船大不怕浪高,会上嘉宾的论述似乎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
“很多人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限购措施,但为什么投资规模和销售业绩还是增长?都说日子已经非常难过了,但是为什么所有已经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实现了平均30%增长?”一向犀利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对当前的形势并不感到悲观,他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因为严格的限购措施而大幅度下滑,更没有出现类似于2008年和2009年年初那样恶劣的情况。
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吕劲也表示,虽然当前土地政策、房产政策不断变,行业不断面临压力,但是整体经商环境还是非常好。
宏观调控历来是短期的反周期政策———这似乎已经成为众开发商之间的一种共识。当调控成为一种习惯,找到了调控的节奏,一些房企考虑得更远。
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认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基本大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中国的城镇化依然还在继续进行,广阔市场依然存在。但易小迪同时认为,房价继续疯涨的态势即将作古,粗放式的经营将不再适用。“新的政策里有很多注入‘限购’、‘限价’的行政手段,但都是短期行为。相反,保障房建设、房产税等一些长期调控手段才是影响下一个十年的政策因素,我们往往忽视了这种长期因素。”
也有部分开发商认为,国家持续收紧银根和不断深化推行限购等调控措施对房地产行业影响虽然很大,但政策调整将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这种观点得到金地集团总裁黄俊灿的呼应,他认为,随着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房企必将经历从“增长型”到“价值型、复合型”的重大转变。
对大多数开发商来说,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不过,是加速出仓,还是挺过寒冬?是坚守住宅,还是进军商业?是发展旅游地产,还是研究养老地产?是借力民间资本,还是寄望信贷的放松?一时间,太多的选择摆在面前,有点为难。
上一篇:邓浩志:商业地产概念的保鲜期有多长?
下一篇:朱大鸣:限购令合力冲击楼市促房价飙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