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维权,我们同意冯仑的说法,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从市场角度来看,原来的市场是供不应求,而现在是供大于求,业主对发展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是很正常的。市场经济有两个基石,一是法制,另一是专业化。而目前国内的房地产配套行业如施工、建材等专业化程度不高,很多质量问题发展商也左右不了。还有一些纠纷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比如说氨气事件,这种材料和添加剂在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就已经用了,但那时外墙没有用外保温,窗子的密封性比较差,即便有氨气,也能往外排掉,而现在保温系统做在外面,窗子的密封性能好,氨气被捂在里面了,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
从在小区贴标语到砸展会,业主维权方式越来越激烈,原因是什么?
主持人:跟以前相比,现在业主对纠纷的处理方式也在升级,从在小区贴标语到砸展会,表现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极端化的倾向?
冯仑:一般看,发展商对待纠纷的态度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往往很麻木,对业主缺乏尊重。第二阶段,看事情大了,就想花钱息事宁人,无原则地说好话,这让大家对发展商的道德产生质疑并形成共识,认为发展商都是“黑心的”。第三个阶段,纠纷愈演愈烈,发展商开始重新审视,认为必须依法处理。可是依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怪圈——一依法,大多发展商就没什么问题,如手续齐全,有政府批文,而业主一旦一两个官司没有赢后,干脆就不打官司而找极端的方式,维权陷入了怪圈。第四个阶段:落实到最后,还是一个“钱”字。但发展商根据什么标准给?目前没有相关规定可参照。
另外,在纠纷中,律师和媒体的作用也值得探讨。律师肯定是一个很有用的角色,但律师本身是一个商业机构,是靠提供服务来换取酬金的,靠律师自己把握正义、道德和金钱之间的平衡很难。如果律师不自律,就可能把道德放在第二位,而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制造各式各样的矛盾点来扩大纠纷,对购房纠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也是如此。
韩林峰:我们有过统计,90%以上的纠纷都是由于发展商轻视客户,没有积极、及时地给客户处理问题造成的。此外,客户也不够成熟,一旦出了点问题就往往采取和发展商对抗的手段。
上一篇:苏晓韦:将来投资热点 西咸一体化区域
下一篇:李欣欣:破解保障房难题政策思路